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汪科:丑陋建筑评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完善政策支持开展建筑评论

从2010年到2019年,建筑畅言网发起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2020.archcy.com已经举办了10届。作为网络媒体倡导的活动,丑陋建筑评选融合网民投票与权威专家评审,把丑陋建筑评论引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汪科副司长/副院长(右一) 与建筑畅言网工作人员合影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挂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科接受建筑畅言网的访谈,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开展建筑评论的相关考虑,解析了出现丑陋建筑的深层原因,主张加大建筑评论力度,倡导建设各具特色、彰显文化自信的城市与建筑风貌。

丑陋建筑评选鞭挞了建筑乱象,在推动建筑传承创新、引导公众提升审美水平、促进各地不断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019年第十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最终结果 (图源:建筑学报)

汪科认为,丑陋建筑评选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符合中央领导要求下决心治理建筑乱象的指示精神。他表示,今年年初《三联生活周刊》发表的清华大学周榕副教授等撰写的《2019中国丑出特色的建筑,都在这儿了》的文章,以丑陋建筑评选活动为背景,深入浅出分析了一些地方出现的丑陋建筑问题,引发人们对什么是“好建筑”、如何传承创新我国建筑文化的深入思考,堪称建筑评论的经典之作。文章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行业专家热议。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对城市和建筑风貌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批评建筑“贪大、媚洋、求怪”乱象,要求下决心治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着力加强相关工作。

汪科表示,加强建筑设计管理,需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优秀建筑设计的样板,引导建筑师设计创作,也需要支持社会各方面开展建筑评论,包括社会评选丑陋建筑。丑陋建筑评选活动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行业、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国建筑文化传承创新形成共识,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丑陋建筑评选活动契合了中央的指示精神,符合人文城市建设要求,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对于支持丑陋建筑评选活动的目的,汪科谈到,“丑陋建筑评选并不意味着要简单动员或要求地方拆除入选项目,而是重在推动培养积极的大众建筑审美,营造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他希望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以及社会各方面人士今后继续揭露、深挖各地存在的丑陋建筑,遏制奇奇怪怪的建筑乱象。

汇聚更多专家支持、公众参与、政府部门配合,提升活动公信力

对于今年即将开展的第十一届丑陋建筑评选,汪科寄予了殷切期望。他说,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将以支持、鼓励的态度推动评选工作,希望活动能得到更多专家支持、更多公众参与、更多的社会认同。对于评审组织形式和建筑遴选方式,可以不断优化,不断扩大共识,不断提升影响力。同时,丑陋建筑评选活动难免触及地方官员面子和业主利益,可能遇到一定的阻力,主管部门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提供开展建筑评论的政策环境,减少由于建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丑陋建筑评选的“局限”。另外,汪科还建议畅言网加强优秀建筑师、优秀建筑的宣传,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国内建筑现状。

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建筑理应接受公众审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建筑,生活在建筑空间,建筑是城市空间、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关联,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美好的建筑浸润人的心灵,提升城市形象;丑陋的建筑则破坏人的视野、破坏城市风貌。“如果漠视建筑的美丑,何谈城市特色与城市吸引力?对丑的事物缺少质疑和批判,美与丑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允许每一个建筑脱离城市整体,一味讲所谓“个性”,将破坏城市秩序、空间品质”,汪科说。

不应过度解读建筑师在丑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对于丑陋建筑产生过程中建筑师的角色和作用,汪科认为应当全面、客观看待,不应过于夸大建筑师的作用。

过去一个时期丑陋建筑层出不穷,主要原因是出现价值观偏差,以高为美、以大为美、以怪为美,一些人对建筑认知水平不高,对建筑文化缺乏鉴赏力。其次,建筑设计方案决策机制还不完善。早在建筑项目立项、投资可研阶段,可能已经埋下了丑陋建筑的“种子”。进行到设计阶段,丑陋建筑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最后,部分企业家过度逐利,盲目吸引“眼球”,对城市风貌、公共文化不负责任。

在这种背景下,要求建筑师独自承担责任有失公允。社会似乎对建筑师充满了期待,却忽视了建筑师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其执业成果同业主、官员,乃至社会的审美水平息息相关。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曾引用《园冶》“三分匠人、七分主人”的论述,道出了建筑师不占主导作用的地位。

城市设计要杜绝“从风貌到风貌”,摒弃“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都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八字建筑方针。汪科介绍说,塑造城市特色,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开展城市设计、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风貌管理远超建筑范畴,包括多种要素,涉及城市转型、“城市病”治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协同融合,涉及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具体而言,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划,会对建筑高度、街道宽度,甚至河道两岸预留绿地的宽度做出要求;城管或市容环卫部门制定广告牌数量、位置的规定;市政或交通部门建造桥梁,会权衡结构、形式、色彩......这些都是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将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城市设计,加强建筑设计管理,解决城市新建区域的文化品质和特色风貌问题。将主张针对城市与自然关系提升,可在城市河道周围建立亲水空间带,多预留市民漫步、健身绿道,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设立高度、风格、体量、色彩适宜的建筑群,给人适宜、舒适的体验和感受。汪科强调,城市设计要关注自然、文化、民生,要杜绝“从风貌到风貌”,摒弃“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

塑造城市文化特色,还必须强调要保护好城市的“根”、“基因”、“魂”。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风貌特点之间具有丝丝入扣的关联,不能割裂,今天的城市风貌是不同时代积淀、演变而来的,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发展过程,蕴含了人们的“乡愁”和社会的记忆。现在,建筑保护早已突破了文物建筑的范畴,契合城市特色,彰显历史文脉的老建筑、老厂房、老树木都有保护价值。

在推进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管理、历史文化保护中,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加强和创新。特别是当前我国城市正在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需要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很多制度机制不适应需要,很多的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加强城市和建筑风貌管理工作。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住建部建筑评论丑陋建筑评选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