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畅言网设计师沙龙——养老地产的设计与运营

宗志禹:

我认为以后居家式养老的模式是比较可行的。政府应该多做一些针对特别需要关怀的老人群体如失独老人的措施,给他们一个生活保障,而有消费能力的一般性的老人基本可以自己解决养老问题。我们的规范应该有底线,把所有底线都制定好,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剩下的部分交给市场去调节。 

邱彬:

我们以前在鄂尔多斯做过一个项目,超级豪华,做的是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以及养老机构为一体的示范中心,但被当时的行政局和规划局打回来了,后来他们又请了一个同样来自哈尔滨的建筑师做。规划局有一个部门是市场工程部,是专门做政府工程的,再后来又找到我们要把项目改回来,因为之前的预算资金有一部分被卡了。最后整个项目重新启动。我觉得政府应该多鼓励做一些居家的、社会的养老机构,我接触到很多业主包括南方泉州地区的做了很多这样的项目。都说现在项目不好做,有的时候要从设计方面去探讨如何更好地做设计,但我们无法控制业主和政府的想法,无法改变他们。 

畅言网编辑:

现在O2O的平台还是不错的,现在soho中国像望京soho、银河soho、上海的复兴soho和外滩soho,有17万平方米是soho中国自己持有的,完全可以卖掉,而且很好卖,但是他选择做O2O,因为他们不太看好短期回报,现在在做长期。 

宗志禹:

我们昨天也谈到这个,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两件事:一个是搞养老,还有一种商业模式很简单,之前是整租和销售,现在把一年期的整租合约变成短租,价钱就可以翻倍。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是毛大庆,在商业这块已经开始盈利,他的模式是在预留空间加了一个孵化器,租金按照时间段和使用频率来计算,是一个成长性很明显的产业,但是和老年产业有很大不同。老年产业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关注度,我也和很多企业就此有过沟通,但是他们普遍都持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对于获利点怎样被激发出来,大家还保持一种观望态度。因为创业空间针对的是年轻人,一百家企业总归有一两家会使用,但一百个老年人中不一定有一个愿意入住养老住宅,客户的转化率很低,成功率比做其他产业低。所以尽管谁都知道养老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谁都不愿意当领头羊替罪羊,都在等待有一个足够成熟的商业模式出来之后,再去复制或者简单地模拟,这样就不会有什么风险。第一个去实践的企业,很容易有风险。怎么能把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挂钩,整合起来,对于企业来说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的。

转化率对于服务类型的产业很难去衡量,比如每个人交一定的费用,但是服务可以做可以不做,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做得很差,这种转化率很难去控制,现在年轻人做公司,过几年卖掉赚一笔,很多人都是这种模式,但是做养老产业需要很长时间、花费很大精力去投入。 

我刚才主要说了目前的一些问题,我觉得作为互联网这样一个立体的平台,我们应该更多地出去宣讲一些相关内容。因为上海也好,北京也好,都有很多创业营,大家搞24小时头脑风暴,创意很多,我觉得可以把养老板块的这些内容专门去做一个演讲,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在社会上吸引更多人关注,自然会有一些我们想不到的点子,要想确实很好地把这件事情做好,更多的还是要靠民间的智慧想法,同时政府要做好引导工作。 

畅言网编辑:

现在上海的一些老人可以到江苏去养老,他们觉得很好,并不排斥。 

宗志禹:

因为在上海买一个公寓的钱,可能到江苏就可以买一个联排别墅,环境又好,消费水平又低,交通也很便利,上海到江苏开车过去也很方便。 

付邦财:

一些别墅卖不出去,改作养老院了,还有一些高端的会所没办法改成高端的养老院。 

王兴峰:

绿城和雅园前期的销售情况是这样,后期他们统计发现,绿城自己的客户很多,原先买绿城高端住宅的客户再来买(养老地产),还是因为觉得绿城的质量好。 

宗志禹:

像万科等一些建筑方也开始向运营方转变,万科全国有几千万的业主,为什么不把他们变成自己持续发展的客户?所以现在万科除了养老,也开始做一些食堂、社区商业等等,树立品牌形象,这是开发商必须走的路,未来不可能像之前一样,只要建房子就行。想持续发展必须向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努力,我认为他们关注到养老领域是一件好事,有他们做引导,虽然不能保证他们的项目就都好,但是大家都做做得多了,好的自然就会出来,而且会变成大家学习的样本,慢慢地整体的标准就会不断提升,就像住宅一样。以前的住宅楼都长得一个样子,现在普通住宅在国内的发展也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了,我们基本上用了十年时间盖了人家五十年盖的房子,这也是一个好事。 

畅言网编辑:

现在大型地产公司关注养老产业这种趋势很好,因为它的资金比较雄厚,可能更愿意去花时间研究如何做好养老产业。 

付邦财:

现在中国做养老地产的,除了国家补贴,有几个赚钱的?没有补贴很难。养老产品还有一个合同问题,有的人不讲道理不重视合同,万一有老人去世,家属去闹事,养老院是赔不起的。 

畅言网编辑:

养老产业是否可以和保险机构合作?万一出现这种问题,对自身也是一种保障。

宗志禹:

以前有过这方面的评估,对于保险公司,这种保险风险很高,所以投保的保费非常高,本身养老产的利润就非常有限,再交了保费之后更加所剩无几。我们去过医院都知道,医患矛盾、医闹等问题很难在短期之内解决,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了。有些人就是要闹,只要有利益存在,医闹这样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付邦财:

作为医院情况还好一点,但如果一个养老院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马上就会倒闭。大家都知道养老产业是一个好产业,其实相对来说也有很多问题,赚钱的真的不多,如果政府给的补贴多,日子还好过一点。有的养老院只能等逢年过节,期盼各大企业捐助一点,就像化缘一样。 

畅言网编辑:

这是不是跟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有一定关系,能在家养老的就不去养老机构。如果大家都送老人去养老院养老,就跟大人送孩子去学校一样,可能情况就会好很多,哪怕这个学校再贵,也要去。

付邦财:

学校是受教育的地方,当然再贵也要去,但养老院不一样。 

宗志禹:

学校是孕育希望的地方,大家都是在有希望的地方花钱,不会在养老院这样的地方花钱。 

叶霞:

很多老年人的意识都是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来的房子和钱,如果把房子卖了给自己养老,那么就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东西。 

付邦财:

中国的老年人都希望子女过得很好,不希望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 

宗志禹:

目前中国一方面搞的养老项目、养老机构应该更多地去跟互联网、跟社区化相结合,保证一种低成本的服务。老年人更多的需要是关怀,他们愿意花这个钱去享受一些陪伴服务。例如年轻人每天或者隔两三天去看望一下老人,陪他们聊聊天,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这其实是给人一种基本的安全感,需要有人和他们说说话,这种服务以我们目前的社会资源也是比较容易达到的,我觉得可以预见一两年之内应该会有这样的产业出现。 

畅言网编辑:

上海有一些小区里的文化中心,组织各种活动,爱下棋的老人一起下棋,爱打麻将的一起打麻将,爱编织的一起编织,这样很好。 

宗志禹: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一些这样的服务机构,更多地去服务于老年人群,服务费用在一个老年人能够接受的合理的价格范畴。要把各种资源联系起来,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把各个专项的产业整合发展起来。 

畅言网编辑:

我觉得现在这种操作应该不难,像东方有线就是这种社区互动平台,老人比较容易操作,给老人电脑一般不会操作,但东方有线的操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大概一年两百多,通过电视连接的APP操作。 

宗志禹: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你要跟很多平台去谈这个合作和各种服务,不是简单的一个电视遥控器操作的问题。老人服务这块是以家政的项目去审批还是以其他的服务形式去审批?因为有资质审核的门槛,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需要一定资金投入,让各方面都到位。 

这其中还牵扯到信息产业,你从哪里获得的信息知道老人需要你?说白了就是在铺货的过程中,要挨个小区挨个老人地去做调研。不光这些,比如要在老人家里装一个呼叫器,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很高的。因为必须是后期大家都对这种东西有认知了才会愿意试用,前期对产品没有认知,老人是不会同意安装使用的。所以需要很认真地和老人沟通,还要告诉他风险在哪里,否则万一后期出现一点状况会更难处理。这其中又涉及到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现在引发广泛讨论的老年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去老人家里,也可能涉及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大家对这方面会非常谨慎,因为有风险,不可控因素很大。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例如去老人家里时要带着摄像头,全程录音录像,但是这种解决方式有资金花费等各方面的代价。 

畅言网编辑:

大家都觉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难,但是我觉得,养老产业的前景还是很美好的,因为毕竟需求还是在这里的。我觉得刚才大家提出的意见非常好,例如和老年医学的专家合作,现在像上海等地还有一些养生栏目都是结合老人做的,包括政府部门的养老部门或者老年人。不知道是否有养老产业协会,比较容易操作的,形成互动,邀请医学专家,开展多方面的讲座。

付邦财:

可以联系一些退休的公职部门的老年人参加交流,在职的可能不方便,支持养老事业的退休干部也可以,他们有的希望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政府在职人员公务比较忙,退休以后可能会感兴趣。 

叶霞:

通过你们的平台我们发出声音,让更多的人关注养老地产,通过交流讨论也能够促进设计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我觉得除了面对面交流发表观点,还拥有更层次挖掘的空间,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在一些活动中,设计师可以进行项目的交流、合作的碰撞,这样产生的聚集效应更大一些。大家都很忙,每个公司的老总愿意花一些时间坐下来聊一聊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希望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宗志禹:

我们很愿意参加这种交流活动,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品牌都是很好的宣传机会,就像刚才叶总说的,还可以尝试其他的形式的活动,创造实际的转化作用,不仅是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希望能够涉及到上下游的公司的参与,这样未来才能产生新的市场机遇。现在大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的不景气,我们要一起形成一个团结的氛围,共同度过这个难关。所以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设计师能够更多地发声,上下游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更多地传播一种正能量,包括开发生、材料企业等,让参与的嘉宾更加多元化,在互动交流中产生积极的作用,不然都是设计师自身交流存在局限性。 

付邦财:

我们也希望参与嘉宾更加多元化,听听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可以邀请一些开发商、退休老干部等住过养老院的群体、护理方的人员,共同交流养老地产的建设。 

叶霞:

有的时候甲方愿意做养老项目,但是需要被洗脑,需要进行观念的碰撞。设计师在与甲方在签合同的前后,会发现与他们不断在进行观念的碰撞,在达到共识后才能向前推进。我觉得前期互相的交流,也是观念磨合的过程,从技术层面角度说还是设计师之间的更多交流比较好。另外,我觉得上下游产业联系起来是很好的主意,参与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合作的关系,还有可能促进创新意识的产生,比如说在养老产业中,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创业发展老年人的服装、穿戴等生意,他们的眼光很好,也需要投资方,需要有人去帮他们操作完成项目的落地,也希望一些设计师能给他们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这些方面也是我们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大家做的事情。后期如果能够参与年轻人创业,大家可能还会获得一些股份等,这是更深层次合作平台的挖掘。 

宗志禹:

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类型的公司参与深度交流,之后的活动可能我们到一个养老院、养老建筑去做活动,或者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这样更直观。 

邱琳:

我知道有个养老体验中心,设计师可以到现场去体验,对今后设计养老项目会有帮助。上海可能没有这种体验中心,但是我们可以去比较好的养老院、福利院去感受一下。我们对一些养老设施改造中,增加了料理区和洗浴区,老人可能用不了燃气,但是比如微波炉之类能使用的,一些老人还是比较喜欢用的。 

畅言网编辑:

这属于自理型老人的一种需求。 

付邦财:

我觉得国内设计行业会逐渐法制化,和国外并轨。国外的设计师话语权比较大,承担的责任也很大。我曾经在迪拜做过设计,与一些欧美设计师合作,他们在图纸上画一根线都不能随意动的,讲出道理可以,讲不出道理就不能动,我们也逐渐接受这种模式。目前国内已经好多了,之前开发商惊乱改图,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好多了。

嘉宾合影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养老地产运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