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办公建筑设计

许楠,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所长

许楠:

我是做灯光设计的,离建筑设计比较远,但光环境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对办公建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科院建筑设计院以建设科研建筑为长,我主要做灯光,因此接触了很多建筑的照明设计。

办公建筑照明的分为室外和室内两部分,室外灯光对变现办公建筑的品味、对建筑风格的体现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中科院学术会堂,是院士交流的地方,在白天看没有什么层次,就是白墙,到了晚间,我们可以突出建筑师想表达的东西,通过灯光制造出有明有暗的层次,变成另外一种效果,体现会议场所简洁、科技、典雅的内涵。其中有一个黑色的青铜雕塑,我们打出灯光剪影效果,把科学家伟岸的身姿表现出来,塑造了光和影的艺术形象。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中心项目,位于清华校园里,建筑外墙在白天就很有立体感,外实中空的树形结构,但白天仍然显得比较平淡,我们希望通过灯光表现出错层式叠落的门头,在灯光下建筑熠熠生辉,同时通过明暗对比,把中厢的树形结构表现出来。近景采用暖色灯把校园文化建筑的效果表现出来,节假日时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灯光颜色,满足节庆主题。

昆泰超高层项目正在建设,由凯达国际完成建筑设计,阿里巴巴买下了整栋楼。超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是由我们与凯达国际配合完成,这个建筑要体现的是典雅的效果,突出塔冠、披肩、裙摆,突出了凯达国际对这个建筑的理解。我们灯光采用了含蓄的表达方式,其实玻璃幕墙有很多种做法,我们做得比较含蓄、典雅,而不是乱打灯光。

上海SOHO项目,为了突出办公建筑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中性白光,体现折线的特点。

办公建筑和教学楼都有一定的灯光特点,多数以白光和黄光为主。其实办公建筑需要的是弱化的灯光,而不是像商业街或购物中心,需要有特别亮的灯光,灯光主要用于表现办公建筑的体量感。

至于办公建筑的室内照明,也是很多建筑师可以探讨的。我认为很多办公建筑的室内灯光设计落后于建筑的设计水平,很多灯光非常不专业。一般的办公建筑中,一进入大楼首先是一个接待厅,在光源上常见的有几种,一种是筒灯,筒灯用于眩光;另一种是壁灯,间接照明,使我们能看到光但不看到光源。办公照明的色温为中性温,一般在4000-5000K,5000-6000K,给人一种明亮、兴奋的感觉。现在的办公的室内照明不再像以前全都用日光灯管,均匀布光,而是偏向商业体验馆或者家居照明的感觉,办公环境不再要求严肃,甚至像工厂一样需要高照明。

比如我们所在这个办公室,采用的是防眩光的灯具,中心光墙往下射,控光控得很好,会议桌亮。会议桌外的地方都没有亮的必要,但我们很多会议室都是均匀布光,又费能又没有意义,重点也不突出,这种防眩光式的下射灯是非常必要的。

办公照明与天然光的利用有很大关系,人工照明一定会考虑采光的要求。在有的模式下可以打开采光窗,更大地利用天然光,这对人的健康也很重要,尽量减少人工照明对人的影响。以后的会议室会更像茶话会,比较放松、休闲,采用壁灯而非筒灯,让人感觉舒适、温馨、放松。

我们发现很多办公楼还是在用10年、20年前的照明手法,改用线性吊灯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种灯是上下出光,往上可以照到天棚,形成均匀的丅射光,非常舒适,往下可以照亮办公台。这种上下出光吊灯非常合理,相比于贴等安装的筒灯和吸顶灯,照射的距离很远,需要更大的功率,而这种吊灯更节能。现在国际前沿的办公空间照明趋势是多利用天然光,提倡绿色节能。

当前办公照明灯光之所以设计得不专业,一是审美,二是对人性需求变化的不了解,以往都是平面照度,现在是立体,很多区域不需要过分的灯光,三是在绿色节能方面很落后。我们研究的重点是综合考虑办公环境的自然光要素,亮度分级分区,显色性也很重要,3000K、4000K、5000K,不同的色温对人的观感和视力都有影响。光源的发展主要考虑的是光源的光效。我想跟建筑师沟通的是,健康的办公环境的营造不仅是光效的事,比如白炽灯的显色性是全光谱的,对人的伤害最小,在显色性上任何人造光源都没办法和落后的白炽灯相比。LED是最近被大量普及的光源,但LED光谱中蓝光的成分更多,对人类的眼睛有一定的损伤,另外LED光源对红色的显色有一定的缺陷。对于居室,色温在2700K为宜,放松、舒服,因为阳光,国家规定的办公环境室温在4000K为宜,一般都咖啡厅为3000K。

我们还特别关注照明的智能化控制和绿色应用。在传统模式下,每天9小时开启,通过智能控制使照度变低50%,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工照明的能源浪费。 

张先立,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

张先立:

我参加工作也有二十六七年了,做了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接触最多的是企业的总部办公楼设计和政府的办公楼设计。以前基本上每一个企业都要建办公楼,我们通常会把场地分为两个区,一个生活区一个生产区,生产区包含办公、实验、生产。我认为企业的办公楼以简单大方为主,提高使用率。另外是造价,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办公楼只是其中的一个配套。我们为空客北京的研发中心做了一个办公楼,业主也提出要提高大楼的利用率。另外,我们也做了国内的政府机关办公楼,比如公检法的,要求庄严、庄重,自成一体。2012年政府提出限制楼堂馆所的建造,但实际上在这上面的钱并没有少花,因为每年有大量老旧办公楼的改造,而这些改造的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楼,比较严谨的办公楼改造起来比较方便。比如规定的办公空间处级干部是24平方米,副部级干部是54平方米,我们在做改造的时候比较好做,但是例如妇联的办公楼是弧形的,办公面积的限定又严格,改造完之后有检查的,这种形状的办公室改造就很不好做。我们在办公建筑方面的经验比较多,办公楼的设计还是要以简洁大方、节约造价为原则。在节能改造方面,除了骨架,基本上我们做的改造都是对暖通、水电重新推翻来做,有时候水电暖改造跟重建一个办公楼一样。有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因为毕竟现在新的项目比较少,大家以后也可能接到很多类似的改造项目。 

石慧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

石慧斌:

我是清华规划院的,做声研究也做室内涉及,声研究过去大家可能不是很重视。建筑过去也是从视觉上比较重视,所以考试的时候会考美术,看看大家的感受能力怎么样。视觉系统要有光等因素构成,才能去感觉世界。人类很关注视觉,把眼睛看得很重,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把窗户一关就是漆黑一片。其实我们还有一扇大门,就是听觉。打开这扇大门的时候,感知世界可以更加丰富,更加有色彩,所以在讨论办公建筑的时候也与此有关系。

前几天广发银行做了一个建筑,在做初步概念的时候,想到应该找一个声学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有两个原因促使他们这样做,一是这个项目的地点离机场比较近,广发领导担心交通噪音会对建筑有影响,二是考虑到室内的办公环境,人在这样的声环境中是不是适合工作,能不能提高效率,是不是最适合人的环境等问题。人们过去对声世界的关心不够,因为听觉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是健康的人就有,听觉24小时为人服务,所以反而会容易被忽略。但视觉不同,视觉可以遮挡、可以关闭,一旦遮挡,就与外面世界隔断了,所以它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于空间等各个方面是有区域要求的,这些局限性对它认识世界是有限的。

但听觉系统是不关闭的,万事万物运动的时候都会对空气产生撞击,从而传递信息给我们,所以我们都会感知到。我们对景观进行的分析的时候,过去习惯于视觉景观,我后来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听觉景观。这些年我在这方面做过一些非常系统的研究,也是最早把它运用于奥运会期间的森林公园等项目。森林公园从视觉上很容易做到有森林的感觉,但是听觉方面则比较难。如果设计的是城市中的森林公园,但声环境没有配套,又是汽车又是飞机的城市噪声,那么这个森林公园就有缺陷。所以过去建筑师不关心声环境,现在也越来越关注这方面。

办公环境也如此,与声音密切相关。办公环境分很多类,有代表国家意志的高层次的办公,例如中南海的办公,有企业类型的办公,还有教师的办公等等。我最近设计的一个学校,其中就涉及到教师的办公环境问题。各种办公类型不同,办公环境也不一样,都是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环境需要得出的几何形状的需求、光环境和声环境的要求。怎样的环境更适合人的潜力发挥,适合人的不断需求,是我们做设计的人要解决的问题。建筑的一般规律在座的大家都很清楚,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是一些特殊性,还有未来的人的追求,我认为这是更有意思的内容。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干扰的,在办公环境中,这种影响更显著。我做的地铁指挥中心项目中,14个组一起,必须不能互相干扰,所以大空间是通的,小空间要彼此不干扰,让声音能量都能够被吸走。声环境是办公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声环境因为与生俱来,所以常常被忽略。办公环境中的视觉干扰问题容易解决,做一个小隔断,彼此看不见,就能减少视觉干扰,声音干扰问题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我最近接了一个项目,一个开发商在高铁的旁边有一块地,与高铁之间隔着300米。开发商想把这个空间利用起来做建筑,但是噪音很大,有七八十分贝,所以就想找一些专家来看看,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做建筑而让使用者不受干扰。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做建筑表皮和围合结构的时候,都要认真研究,窗户要做多大,什么样的窗,都会对声音的传播有影响。办公环境里有会议室、有闹区和静区,去洗手间的路线应该尽量安排在闹区。还有空调系统的噪音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最近接到一个项目,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找到我们帮他们解决空调噪音的问题。因为空调产生振动,震动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远,先是固体震动,再转为声学震动,导致大家都休息不好。像这样的教室办公环境,如何让它的声环境降低到三四十分贝非常重要。这些年我国家规范越来越多,总体来讲对声研究有所提高,但还是不够重视。

假如建筑里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人也受不了,因为大自然中本身就有声音,风声雨声鸟鸣声,在一个完全没有一点声音的环境里,人的身体会自动警惕起来,进行调节,但这种调节导致神经紧绷,两天后人就会崩溃,所以我们有时也要故意配一些声音进去。但声音大了也不行,60分贝就能导致疾病,135个分贝半个小时就会让人晕厥。如果经常看电影,因为电影的声音分贝很高,人的耳朵就容易受伤。我呼吁过几次,带儿童进电影院时,电影的声音不能超过多少分贝要有规定。还有在一线的纺织女工,长期在八九十分贝的噪音环境下工作,要四十五岁就退休,这些事情过去都没有受到重视,以前很多人在非常高的噪音下工作,靠意志挺下来,其实这样做是有问题的。

人类习惯于运用视觉去感知世界,但听觉一样重要。去年美国的教育学家就搞了一个“听桥”的活动,其实是我讲的“听世界”的理论的延伸。现在很多媒体都在找我们做有关声音的节目,例如北京电视台,想做一个“声音传奇”的节目,邀请了我,我准备从清华的老礼堂讲起,在这个过程中引申讲声世界的内容,还准备带记者去看看我们做的森林公园里的内容,通过这些方式向人们传播声音世界对人、对建筑师的影响。建筑师是一个制造环境的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两点,一是能生成工具和制造工具,二是有自己的语言,这两点都与声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听觉和视觉同样重要。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沙龙办公建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