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文体公园 / 汤桦建筑设计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5-04-27
场地现场原来是一小片市政公园,是周边几个居住区的公共生活的核心。我们希望保留这种“公园”的状态,遂将蛇口文体公园项目的场地以五五对半的用地方式划分成公园景观和建筑空间两个部分。公园景观以蜿蜒的步道、起伏的草地,以及多个大小不一的有遮蔽的公共广场构成一个个温柔近人的社区场景,以允许不同人群在公园中活动时拥有多样的选择,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为所有人群开放的公共场所。
场地的东侧为建筑主体,整体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框架呈现了一座符合岭南气候的公共建筑。建筑空间设计以水平“多重地面”为基本概念,强调以城市及公园地面向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延伸,使其在附近林立的高层建筑中成为难得以完全开放姿态呈现的建筑体。该策略一方面消解了室内外空间的限定,营造出多层次立体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为场地中提供阴凉、穿堂风,回应了南方气候特点,实现全天候的低碳低维护体系。
建筑材料则以构造类型进行分类,墙、天花、地面、窗、柱等元素都以符合各自的材料方式表达区分,强调建筑空间的构成逻辑,同时通过 1×1 米的模数整合。而这些单元化的处理也使得建筑有了与柔软的景观相对应的现代性特点,也用设计本身的逻辑指导了建筑施工的最终呈现。混凝土的流质特点与金属构件的工业构件感的对比,也将建筑主体结构和非结构的围合构件区分开来。该模块化的体系因为其清晰性,也自然地对施工团队产生了施工指导作用,保证了施工的基本质量和完成效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