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包头一宫瀑布广场

图1(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项目位置:内蒙古包头

项目面积:2.03公顷

委托单位:包头市城乡基本建设办公室

设计单位: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景观设计:邹裕波 谭承光 闫博文 尹巍巍 毕波 童景星 赵守明 马成鹏 张俊磊

作者信息:邹裕波,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创建人、总裁、主持设计师

完成时间:2011年5月

图2(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包头,北靠阴山,南临黄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规划师将包头规划为全国十三大城市之一的前瞻性宏伟构想,造就了今天包头城市路网、绿化、功能分区等都较一般城市完善。2009年夏阿普贝思受包头市城乡基本建设办公室委托,开始设计位于包头一宫环岛南侧的一处市民休闲广场。

图3(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一宫环岛有包头最具地标性的三鹿雕塑 ,是包头最重要的城市核心环岛。设计用地位于儿童公园北端,与高大的三鹿雕塑隔路相望。业主希望创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门户广场,既能吸引周围的居民去广场休闲娱乐,又能与一宫环岛的环境协调,并为之增色。

图4(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现场调研中我们发现一宫环岛的机动车流量大,噪音也大。在这样一个嘈杂的背景中,怎样创造一个不受噪音干扰而受市民喜爱的休闲广场?美国风景园林师泽恩(Robert Zion,1921-)在帕雷公园(Paley park)中以水墙掩盖街道噪声的手法立即闪现在脑海,由此奠定了广场要营造水景的基调。

图5(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包头气候干旱寒冷,冬季长达近六个月的时间,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如何营造水景?以及水景的规模是大还是小?这些是关键的问题。若是设计小型的水景,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岛中,其水瀑的声音难以掩盖街道的噪音;若是设计大型的水景,噪音掩盖的问题解决了,但在6个月长的冬季中,水景如何呈现和维护?从用地现状和市民使用出发,通过多个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以大型的水景墙为市民创造一个闹中取静的休闲广场。受劳伦斯•哈尔普林(L. Halprin, 1916-200?)的波特兰Ira C. Keller喷泉作品中水景舞台的启发,设计小组以“夏天的瀑布•冬天的雕塑•市民的广场”为主题构思,创作了壮观的水之墙方案(图2,5)。

图6(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在空间位置上,广场作为交通环岛和儿童公园的边界,是一种嘈杂与静谧的分隔,在空间上需要隔断又不要视线上的绝对隔绝。壮观的水之墙主体长度约88米,总高度达10.8米,其体量对环岛和儿童公园有明确的分隔作用。如此巨大的体量,怎样与环岛的三鹿雕塑和城市环境协调,还能准确和诗意地营造出夏天的瀑布和冬天的雕塑的效果?包头北面的阴山一直是蒙族人引以为豪的护佑,因此设计中水墙以连绵起伏的阴山为原型,抽象成高低起伏的片墙组合,形成壮观的水之墙(图3)。为使水瀑下泻生动和富有变化,水墙上的瀑布模拟了山间瀑流的下泻,间断地、不规则地从片墙面上或顶部流下(图1,4)。水墙对山的抽象和瀑流对山间水的模拟,隐喻和象征了包头南临黄河,北倚阴山的地理位置。广场空间组织和水墙的细节造型经过几次调整和完善后,最终确定由跌水瀑布、儿童戏水池及中央广场三部分组成(图6)。夏季,广场上富有变化的水瀑、喷泉、动感的景墙与穿越喷泉池和水之墙的平台,为市民营造了一个瀑泉水流的水上舞台(图7,8,9),人们在这里拍照、会友,踱步穿过水墙或戏水,甚至是坐在广场上静静地看着水瀑和车来车往。

图7(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冬季,水瀑关闭,水之墙摇身变成了雕塑(图10)。除去墙身本身的丰富细节外,受阴山壁画启发,在墙体上还镶嵌了4个取材于内蒙古文化典型题材的浮雕,如骑射、舞蹈等(图11),从而在漫长的冬季里雕塑也能给市民带来文化自豪感的熏陶。

图8(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9(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10(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11(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水之墙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广场南北两面城市空间的隔断与连接(图12,13),还以弧形的延展体量与高耸的三鹿雕塑形成对比,其墙身纯净的砂岩材料和水瀑,又成为三鹿雕塑的静中有动的背景,类似于演出中的乐池和观众席的动静关系。广场的水景墙处理,增强了三鹿雕塑的地标性作用,也为广场在喧闹中沉淀出一隅僻静。正如现代都市人,渴望隐于田园,但又不忍走出都市。一宫瀑布广场的设计,试图通过解决场地中动与静矛盾所营造的空间感知,隐喻现代都市人的心理诉求和复杂心态。水墙上连通广场南北两面的通道,其造型处理是对山岗的隐喻和象征,步移其间,可以充分感受到两侧水墙上所形成的一动一静的对比。山岗式的洞口,也恰好成为三鹿雕塑的框景(图14)。

图12(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13(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2011年5月广场建成后,这里不仅成为鹿城的新标志,还是夏夜儿童趋之若骛的戏水胜地。入夜灯光投射下色彩变换的水幕,成为环岛街头华丽的一景(图15,16)。高峰时期广场能聚集上千人,俨然已成为市民最喜爱的集会地之一(图17)。

图14(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15(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16(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图17(图片提供: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