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碧榕湾幼儿园 / 不也设计工作室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4-06-05
“百校焕新”的项目兼具“校园”及“改造”两类设计的难点,既受限于暑假短暂的施工周期和建筑规范的严格要求,又受限于原有建筑的空间和结构现实。而疫情又令我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无法前往深圳踏勘,仅能依靠残缺不全或与现场不符的原始图纸和大量照片视频来了解基地信息。
因此我们在项目启动初期便意识到,必须在设计策略层面综合预判各类限制前提和施工困难,精准找出可供建筑师发力的设计点,并预留充足的方案弹性来应对现场数据误差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四两拨千斤”式的设计逻辑和手法来化解异地改造项目中饱含的不确定性。
碧榕湾幼儿园仅有一栋主体建筑,经多年使用和加改建后,建筑外部形式比例失调、体量纷乱、色彩欠佳,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除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外,园方提出诸多局部空间问题,如户外平台的加建玻璃棚结构脆弱且不防坠物、音体室因历史遗留的违建夹层结构不安全且占据层高而无法满足篮球课等活动需要、走廊与教室间的隔墙导致走廊空间利用率低并减少教室本就不足的采光,等等。
在紧张的设计周期压力下,我们力求避免对这些需求进行“头痛医头”式地逐一回应。由于待改造的室内空间都直接与外立面相接,我们决定以外立面改造的设计概念为叙事线索,来统合完成各处局部空间的设计。这样的设计策略大幅降低了前期沟通成本,让园方得以从宏观视角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从而快速推进方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