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 筑博设计联合公社+厘米制造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4-06-29
深圳市龙华区曾被认为是深圳城市核心区的外延,近几年经历了急速的发展。项目周边区域通过城市更新,在短短数年内即从一片低矮的平房、厂房演变至高楼连甍接栋,自成一城。如今,周边的新建商品住宅区可以容纳超过5万人在此生活,但密集的人口也凸显了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亟待解决。
诞生于这种城市背景之下,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基地四周几乎完全被超高层住宅所包围,北侧毗邻学校小学部。学校用地面积12123.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950平方米,容积率达到2.04,预定提供24班1200个学位。
基地用地方正,方位与南北向有约30°的夹角,整体地形从东至西落差约4.5米。基地西边转角被划掉约410平用地作为社区公园,也在此次的设计范围之内,与学校的关系也是设计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总之,项目面临超高密度城市肌理与高密度校园的双重挑战。
方案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内积极回应场地特征,而许多学校的设计始于对操场布局的选择。我们几乎立刻就做出将操场放置在基地靠东边的决定,以抵消南面紧邻用地内超高层住宅的日照遮挡。基地靠西边布置教学楼,可以从四周超高层严密包围下的唯一“缺口”内,获得更多的自然光线。
受限于基地短边的长度,200m操场偏转至接近正南北朝向后,在基地东边转角留下的三角形用地内,正好可以布置食堂和教职工宿舍楼。教学楼与宿舍楼各自独立管理、互不干扰,位于中间的操场又将这两个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拓扑结构也延续到了教学楼内的功能布局。建筑设计是一个双环形∞的形状,它具有两处中庭,分别下沉至一层和半地下层。相比传统E字形或王字形,这种集约的平面没有尽端流线,不仅更加高效,交流互动也更加充分。平面在外缘设置各类了主要教学与行政空间,满足功能需求,中间交叉位置承担“活力连接”的作用,设置了图书馆、屋顶剧场以及“留白”的开放空间,还用旋转楼梯将他们在竖直上沟通起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