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墟岫园 | 之间建筑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3-09-05
场地北侧厢房一层便是房东在九十年代盖的砖石混结构,2000年前后房东女儿结婚时二层加建没有再使用老式的石头,全部采用标准的砖混。年久失修的南侧厢房原本也是传统土库房,在我们来到现场时已经坍塌成高高隆起的废墟,散落堆砌的石头和木梁之间长满杂草。
从院心向西南望去,南厢房坍塌的废墟反而变成一个视野向苍山打开的豁口,近处废墟上的杂草和远处青翠的苍山竟连成一片,原本完全内向的民居由此呈现出“内向型院落”和“外向型风景”并存的空间感受。这些现场感受很快便引出场地策略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将内向型的民居院落与外部大尺度的苍山田野建立连接?
另一条设计线索则围绕功能和使用展开,现场民居内部被划分成多个小房间,对于工作室来说尺度狭小,采光不足。如何把小尺度的居住空间打通转换成更加开敞流动的办公空间,并将一个建筑师工作室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妥善地安排在这样的民居院落中,是设计开始的另一个现实的着力点。带着这些考量,我们让施工队进场开始基本的拆除工作,更多层面的设计想法在拆的过程中一步一步逐渐显露出来。
虽然最初的设计草图是从整体场地和空间关系入手的,但迫于时间压力,前期设计的重心转而集中在两个主体建筑的改造上,即西侧土库房石屋及砖石混结构北楼。施工也因此被分为两期,第一期是原有主体建筑改造,改造完之后在2021年7月,在院子还是个大工地的情况下,我们就先搬了进来。搬进来后二期的废墟花园咖啡亭、连廊和庭院的设计也才真正慢慢敲定,二期施工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进行,盯工地真成了每天画图之余的日常。每一个细节、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植物我们都可以在现场反复感受,可以称得上最奢侈的一次“驻场”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