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49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ECOLAND易兰国际 2014-04-08
项目地点:中国 北京
占地面积:3910 平方米
项目功能:会所 画廊
设计团队:ECOLAND易兰
设计内容:规划、建筑、景观
北京1949
1949位于北京东三环西侧,毗邻三里屯,原为典型的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厂房,砖木结构、低矮、红砖青瓦,并已废弃多年。ECOLAND易兰设计团队在保护现有大树和厂房等历史文化痕迹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地处高消费商务区和前卫文化聚集地的区位特点、以及对转换为时尚商务会所的功能要求进行“生态与重生”的改造,使老厂房焕发新的活力。
整体布局在保留原有10栋厂房位置基本不变的格局上,通过建筑体量和交通路径的重新组织,创造出主次分明的总体关系、转折递进的空间序列以及内外流通的互动空间。把原单一的厂房功能改造为多功能的现代会所,集合了艺术画廊、阳光室、中餐厅、西餐厅、贵宾室、面吧、酒吧以及原冷却水井改造的井吧等功能区,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原有的高大树木得到完整的保留并利用成为颇具人气的露天餐饮区,通过雕塑和景观小品的补充,整体环境充满幽雅的艺术氛围。1949整体被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中,成为一个隐于闹市的世外桃源。
各功能区有相对独立的界定,同时以窗户、绿植缝隙、景墙等元素带来一定的渗透性,保持了整体空间的流畅感,廊道则将各个区域串联成一个整体;框景、落地玻璃等方式使内外空间彼此对话;庭院餐饮、交通景桥、屋顶平台等在不同标高上的设计丰富了竖向的空间层次,创造了多种空间活动模式,并增加了可使用面积。这些设计手法使1949在有限的区域内得以灵活地适应各种使用功能和空间的需求,显现出加倍的空间效应。
建筑主体的改造强调“整新如旧”。一是将原有建筑进行加固和再利用:如原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主要由砖墙承重,而改造后的保留建筑基本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主要起维护的作用,而且原被拆除的老砖也重新被利用来砌筑墙体或作为铺地材料。二是根据新的功能需要进行加建或材料转变,但尺度和形态仍和原建筑保持风格统一。如内院的糖果吧采用了双层Low-E玻璃幕墙与深灰色钢结构框架相结合的方式与原有砖房对接,而原有大树通过玻璃盒顶的开口继续生长;在旧建筑屋顶设置的采光天窗和简约的木质窗框百页,将场地现状的浓密绿荫有机地融合进来,与质朴的红色砖墙及灰色瓦顶共同形成了一个内外一体、生态重生的场所。
平面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