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坛松鹤楼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A4工作室主任 2012-11-16
鸟瞰图
总平面图
宗旨:东方院落+京韵空间+月共一轮
风格:“典雅”“沉淀”“京韵”
诠释:“月”自古有祈求团圆美满之意。“天各一方,月共一轮”,“千里共婵娟”的宽合畅达绵绵千千,年农耕文明以月亮为历法。广寒宫内长袖飘飘,月桂树下桂酒飞香。本方案用建筑空间结合情怀,营造氛围。以祈求团圆美满为主题展开。
北侧
概述:项目位于月坛公园西南部,因为建筑用地为较规整的四边形,而且整块用地紧邻月坛公园。所以考虑采用较为规整的院落式布局,一方面紧密结合地形,另一方面照顾南园园林规划。月坛客服中心及办公楼位于月坛公园西南角,与月坛公园北区遥相呼应,南北风格统一,宛若天成。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月文化为传承,以充满京味的传统四合院空间为构架,以弥漫东方神韵的古典细节为笔墨,书写典雅与沉淀共生的愿望,使其嵌入一段时空之中。
布局:(地形特征)北临主要景观,南侧环境虽然相对较差,但阳光充足,其东侧可达南礼士路,而西侧相对封闭.在具体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南高北低,南实北虚:西高东低,西静东动的建筑形式.南高北低,南实北虚:主要是为了在达到良好采光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景观要求,同时北侧略微松散的结构很好的融入南园绿化当中,西高东低,西静东动。则是为了营造一种中国古典庭院建筑的进深感,同时呼应功能要求,东侧客服中心较为开放活跃,西侧办公相对稳重安静。
东半区门厅
形式:建筑提取月坛现有建筑风格之精华,溶入现代功能及手法。力求在南园中的微微曲翘的屋脊与北园中方正的祭祀建筑遥相呼应。扣合为月坛公园的南北一体之精神。
东半区内院
平面:本方案功能分区明确合理,采用水平的分区方法,客服部分布置在游人容易到达的基地东侧,办公部分布置在相对隐蔽的西侧。两部分在首层相互连通。各个部分出入口分开,各个流线组织合理,互不交叉。
客服部分的地下一层为制作间及设备用房等,有单独的楼梯下到地下。地上二层分别设置有茶座,咖啡,书吧,冷饮等服务内容,后勤人员有单独的出入口。办公部分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地上三层为办公空间,办公室的划分灵活可变,适应不同的需求,每层有两个会议室。所有的房间都可以自然采光,符合节能和生态的要求。各个部分的新风机房以及管井已经按照实际需要进行了预先的设置。
此次方案经过推敲比较,并将过程中之阶段成果进行对比,并考虑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日照、通风、退让等多方面因素得出的理性结果。
东南角人视
建筑细部
四合院:仿佛是老北京的城市的“底”,“图”则是宫殿王府与庙宇,曾经的四合院是平民生活的“家”与童年的“记忆”,走在老城的街巷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和,虽然我不是在这个城市长大。但它代表了中国北方所有城市乃至中国老城的原型。
平遥古城,兴城古城,丽江古城,----这些中国老城的相对完整的历史遗留对于中国人有着天然的亲和感。而探索四合院的空间关系并赋予其更多的新的功能的可能性就是有意义的事情了。
南侧雪中
中式四合院落的空间布局设计,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建造,大都是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它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希望得到友谊、同情、理解、信任的需要。
西半区内院
西北侧
西南侧人视
中庭
数代人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