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家版本馆 | 业余建筑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3-09-05
由中国唯一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建成,开放后立刻成了杭州人气王,有人打了150多通电话才约到,成为“最难预约”的博物馆。
时隔一年,陆续种下了松树、梅花、桂花、荷花,王澍说,一个真正完整的园子才算见雏型。
版本馆有着诸多第一:
第一次将国宝龙泉青瓷大规模用在了建筑上;
第一次有如此尺度空前的木结构;
第一次建成亚洲超高超大的生态夯土墙。
王澍说,这是自己迄今为止“最难与最好的项目”。
青瓷屏扇、木构、铜瓦屋顶,有着绝妙的光影效果总建筑面积10万方的“宋代园林”,脱胎于无数张宋画形成的气和韵,被建筑师巧妙转化——主体建筑来源于马远的《华灯侍宴图》,宋画经典“三远法”在园子里随处可见,还能在现场看到实景版《谿山行旅图》。
“今天正好是版本馆竣工的一周年纪念。去年开馆,因为赶工期,好些植物就没有办法种上去。”王澍说。后来,又陆续种下了松树、梅花和桂花,夏天,荷花开起来了,一个真正完整的园子才算见雏型。
经过保护和修复后的小山,草木葱茏,有几窝飞燕在这里安了家。我们拍摄的时节,正值荷花盛开,陆文宇告诉我们,这一年里陆续来安家的植物,几乎都有故事。
“以荷花来说,选的是宋种荷花,用这个种子培育出来的,来的第一年就开花了。去年种下的梅花,则是按照宋画里的梅花找的形。”
园子里无处不在的宋元素,来源于设计之初的要求:以宋代园林为背景。
全透明的北阁,展陈公司不知道怎么用,王澍和陆文宇自己策了个展做示范,展览为《咫尺江南——林海钟作品展》,以扇面、手卷、册页为主要形式
坐不住的建筑师,就开始免费送展陈设计、送展柜设计,馆里用的一些家具,也是他们设计的。“毕竟是自己的作品,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最后基本上就是无限付出。”
王澍告诉我们:“接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没有人说得清楚‘版本馆’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全新的说法。但有一段历史可以参考,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共抄录了7套,藏于全国7个阁,杭州的叫做‘文澜阁’,我们这个叫‘文润阁’,看名字就知道和传统的藏书楼有关系。”
去年8月2日,文润阁正式对公众开放。开放后的版本馆,立刻成了杭州人气王,成为“最难预约”的博物馆。起初电话预约,有人孜孜不倦打了150多通电话才约到。后来馆方开发了线上小程序预约,每天放号,有人半夜蹲守抢号,蹲到预约成了值得炫耀的社交货币,还有网友热心分享了抢号攻略。
建筑师在版本馆使用了3种不同的木构,北阁采用的是比宋代更早的叠木结构。这些“活着的”、会生长的的材料,如木结构、夯土墙、屏扇、铜瓦屋顶,用在建筑上,由此形成一个仿佛会呼吸的房子。
回顾这3年的设计与建造,可能人回过头来会问,怎么敢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做这样多、这么大的创新动作?在王澍和陆文宇看来,他们在版本馆上使用的每项创新技术,每个单独拎出来,都能串出一个纵贯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故事,可谓厚积薄发、举重若轻。
“这3年来,从第一笔草图到结束,版本馆在我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过无数遍,睡觉的时候,都在我的脑子里运行。真正做设计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至少有1000张图纸。”王澍说。
“快完成的时候,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挺兴高采烈的,我觉得这是文化的力量,或者说是原创的力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