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海口塔方案设计

设计概念

一道浅浅的琼州海峡, 曾经把海之南的这一片天地留在了许多人的梦想之中,但也阻挡在了方寸之外。在苏东坡的笔下,这里天色澄清,万里海南,皆为家乡。今天,能够带领我们突破重重光环,再次认识和爱上这片净土的,将是即将屹立于此的这座入云高楼:海南国际交易广场——海口塔。

城市空间

海南有太多的灵感源泉,可以赋予这个项目设计的动力。海口塔位于中国最美丽的岛屿,处在这个岛屿上最炙手可热的地块,由中国优秀的企业拥有并建造。在它的一侧,分别是海口城市核心的生态绿轴,和风云际会,举足轻重的城市行政商务中心轴线。在这两条轴线上,北端的省政府,南端的红城湖,西端的海航总部大楼,已经基本奠定了这个城市核心区大开大合,风生水起的气势和布局。而在东端D15地块上即将耸立起的海口塔,则将是完成这一布局的一粒重要棋子。

在行政商务轴的最东侧,海口塔单塔的首先设置,将立即和西端的海航总部相呼应,使这一城市轴线以省政府为中心达到平衡。而未来海口塔双塔的设置则将在这一平衡的基础上,赋予城市轴线一个起点,或者一个标杆,形成城市大门的意象。

塔楼被安置在地块中心,对街道和行人不形成过强的压迫感,也便于为高塔塑造周边匀质的烘托空间。主入口位于南北两侧。北侧大楼入口由于面对主干道,既是体现形象的仪式性入口,也可以为日常步行进入地块的大部分白领员工所使用。由于北侧由于城市规划要求,不能有任何车行入口,因此西侧成为车辆到达办公区的第一个直接入口所在,车辆也可以绕行至北侧在入口处短暂停靠下客。西侧的大楼入口和南侧一样,直接面对街道开口,并在内部和北入口一起连通,形成办公部分大堂。酒店主入口位于东侧,地块的另一个车行入口也同样位于东侧。

基本概念

在享有种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同时,海口塔面对的还有地理,气候,高度等一系列的巨大挑战。台风多发区,8.5级的地震烈度,热带气候,每一点对于400米的超高层建筑都是一个困难的命题。对所有问题的理性思考应该是海口塔所有设计的第一个出发点。

只有科学的结构才能赋予一座高层建筑合理优美的形状。建筑师从塔楼最经济、最高效的尺度出发,决定塔楼底层边长约66米,再用环绕平面的8根巨柱及巨型斜撑保证塔身稳定。

这8根巨型钢柱环绕内部空间,相互靠拢,形成连续的巨型三角形稳定结构。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发现,这个结构的形状具有一种安静和谐的美感,同时又拥有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步的生长。

在每一个三角形稳定结构的内部,工程师再次用巨型带状桁架连接两条长边,这些桁架在避难层与8根巨柱相连确保了整个塔身的基本结构的整体刚度。

支撑高层建筑的另一个关键系统是它的核心筒。在塔楼的上下两部分,建筑空间被要求分为办公和酒店两种不同的功能,相应的核心筒对自身面积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核心筒在生长至塔楼上部时,由组合结构转化为钢结构,形式得到简化,为酒店部分创造内庭空间的条件,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结构自重。

当核心筒系统在酒店空间发生变化时,上下不同的功能对于平面布局和视野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塔身外侧的桁架结构巧妙地由靠近外表皮收拢,变为围绕中庭空间,不但适应这一要求,也使整个结构由绽放环绕收为内敛挺拔,在功能之外,还赋予了整个结构体系向上升华的良好寓意。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海口塔海茵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