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溧阳中专 / 东大院·ATA 工作室

项目基地位于现有学校的东门附近,紧靠校园内部主路,是毗邻城市道路的一块长条梯形用地,东门外是成熟的居住社区。基地的东侧与城市街道仅一墙之隔,北侧是规划中的学生文体中心,西侧是电子电工楼组团,南侧是教学楼组团,因此从其所处位置上来看,场地有条件作为一个联系校园内外的窗口。

如何利用此次建设的契机,既解决目前急需的电梯实训场地,同时还能为学校未来发展预留出空间,设计需要来一次空间谋划。最终在场地中形成了两个长条状建筑并列的布局,建筑之间是一个带状的下凹式景观内庭院作为雨水花园,庭院内种植喜阴、耐湿的水杉树。西侧靠学校内侧的长条状建筑是电梯实训车间,东侧临街的长条状建筑是复合共享实训平台,作为封闭校园对外的窗口,建筑鼓励与校外企业以及社会机构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体现出教学融入市场、教学服务社会的需求。

电梯实训车间内部是以 6x6m 的电梯训练模块单元,进行双通道阵列排布,通道 4m 宽。因此实训车间需要在面宽方向营造出一个跨度 32 米的大跨无柱空间,进深方向则长达 90 米。这个训练场利用南北两端的通道门形成纵向通常的货运通道,横向 3 个人行通道通往两侧的人行疏散出口。整个实训车间的南端利用一跨柱网的空间设置了一个前厅,即可作为展览陈列之用,也可以作为技能大赛时选手候场的空间。

电梯实训车间采用钢框架结构,为了尽量增加大跨度下的室内净高,设计利用了屋顶锯齿形采光天窗的高度来设置桁架梁,天窗带来的北向恒定采光满足了大空间的自然光照,也实现通风换气的要求。在建筑的西立面,天窗一直延伸到墙面并成为侧窗。在外立面铝镁锰金属板的衬托下,整个建筑看起来像 4 个相互嵌套的金属盒子,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印象。

复合共享实训平台,顾名思义体现出复合性与共享性两个特点。不同大小、层高的实训空间整合在一栋建筑里,采用将理论学习、交流探讨和技术实训融合在一起的复合化模式。利用建筑紧邻城市道路的特点,所有的实训室均可对外开放,为校外专家的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成为企业学院、国际学院和社区学院的理想培训场所。位于建筑三层的报告厅可举办技能培训的讲座和研讨会,带有空中庭院的休息厅满足了会务期间的休息和交流需要。

这个全新的实训建筑,就像是一个码放一堆“箱子”的货架,一二层的“箱子”三三两两堆放得较为松散,而中部的“箱子”还特意扭转了一个角度,使得这个“货架”充满空隙,让建筑四周的场地空间相互渗透。第三层的建筑形体是一个出挑的“大盒子”,这一层由三个高大空间组成,其中两个作为实训场地、一个作为学术报告厅使用。整个三层的建筑外墙表面被上下渐变的瓦楞穿孔铝板所覆盖,在形成引人注目的城市标志形象的同时也有效的调节了东西向的光照。为了顺应城市道路的走向,“大盒子”在东南部的出挑逐渐增大,这些造型出挑为下部的出入口周边创造出一圈有遮蔽的场所。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溧阳中专东大院ATA工作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