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是一个运用地方材料和建造技艺应对沙漠极端气候,探讨巴丹吉林嘎查传统居住建筑的生态延续与当代应变的实验性项目。

通过对当地遗留的芦苇房、梭梭棚屋等既有乡土建筑设计智慧的学习,就地取材,发掘当地草泥型建造技艺。芦苇编织拱形钢桁架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中一处失落的蒙古包群,设计创新性地将乡村常见的拱形钢桁架、方管、金属屋面板等现代材料与木椽子、草绳等自然材料结合起来使用。

该建筑并非委托项目,而是由科技研究基金支持、基于乡土建筑研究的实验性住宅。自2017年以来的六年间,主创建筑师及其研究团队扎根乡土,走访并测绘该区域的150处民居建筑,调研牧民以家庭式牧场为主体的当代生活生产模式。设计者认为,设计实践应以当代语境下可操作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为地方建筑语言发声,尝试以该实验性项目为当地的乡土建筑剧变提供一种可能性。

该建筑服务于一个定牧于此的三口之家,并提供旅游招待的可能性。建筑的核心区域以草砖抹泥作围护,采用当地民居最常见的三开间布局,满足主客人的生活起居;一个轻盈的棚屋将其罩起,创造出三面贯通的U形腔体,容纳节庆聚会、生产储藏等功能。“草砖-棚屋”一重、一轻的构成,传承了当地的芦苇建造技艺,创造了一个宜居的沙漠庇护所。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里的家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