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研究院第三代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环境建设试验楼
来源:网友A平常心投稿 转载自:BIAD 3A2设计所 2015-07-08
项目名称:信息产业部研究院第三代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环境建设试验楼
设计者:叶依谦、刘卫纲、段伟等
设计类别:公共建筑
建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
委 托 人: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场地面积:2.01ha
建筑面积:26 454.99㎡
信息产业部研究院第三代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环境建设试验楼
本项目位于海淀区学院路40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内,在原行政办公楼的西侧,地上主楼10层、配楼2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26 454.99㎡。3G试验楼是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试验、认证基地,是代表国家展示现代通信前沿技术的重要场所。
本工程在设计上强调了科研建筑的实用、高效特征,重点放在合理地解决实验室使用功能和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在立面处理上使用理性、简洁但又不乏细部的手法,体现科研建筑的性格与特征。
模数控制网格
在本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了1 200mm×1 200mm的模数控制网格,作为建筑平面空间划分、室内装修及室外环境设计的整体控制网格,追求室内外空间的延续性与整体性,使整个项目在大的建筑体量和小的建筑细部都有很好的一致性,体现科研建筑严密的逻辑性和秩序感。
空间的主从关系
设计上强调科研建筑的高效、实用的特征,合理布局试验室平面功能。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保持主体与辅助部分的从属关系,主要使用空间位于中间位置,交通核及机电用房等服务性空间位于平面的东西两侧。
追求材料的表现力:建筑外墙采用深灰色的陶土砖,浅灰色的双层中空LOW-E玻璃,银灰色的槽钢分层线和外窗框,通过仔细的比例推敲和材料组合,表现出建筑的材料特征和精美感。
空间的多样性与人性化
充分考虑现代办公建筑的人性化设计。首层设置通透开敞的大堂空间,局部两层通高,主要用作接待和临时展示。在大堂的东侧,裙房的一层为新技术展示大厅,是3G最新技术主要的展示窗口。
裙房二层为中型会议室,可容纳200人左右,结合会议室的平面特点,在会议室西侧设置中轴旋转隔断墙,自然形成休息侧厅空间。
裙房屋顶设置屋顶花园,采用架空室外防腐木地板,与主楼四层平面相连通,为主楼的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室外活动的空间。
在六层至十层设置通高的共享中庭,办公室和网络检测室围绕中庭设置,既实现了人员办公区与网络检测室的合理分隔,又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特殊的空间体验。在共享中庭设置景观楼梯和连桥,作为视觉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空间联系方式,不同尺度的空间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中庭的顶部为电动开启的采光天窗,在开启的状态能够为中庭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置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休息、交流的空间场所,缓解高强度的办公压力,激发工作热情,同时也能有效建立空间的归属感。
总平面图1:500
总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剖面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