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故宫博物院南院 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23-10-08
故宫博物院南院期以宏观的文化视野,在原有华夏文物丰富的典藏基础上,重新阐述中华、波斯、印度 三大文明绵密交织成的亚洲文化地图,展现国宝典藏品的时空脉络与文化背景。
基地位于朴子溪旁,在嘉南平原一片绿色的蔗田与稻田之中,跨径约140米的至美桥横越南端的人工湖,引导人群由入口广场,沿景观步道,接引至博物馆的竹林中庭。
为避免湖中落柱影响原有人工湖底防水效果,选择以不落桥墩之结构形式,采用大跨度钢制单拱桥,桥体结构以轻量化设计为原则,结构支撑仅依赖主拱与S型桥面板间的拱梁与肋板,随着桥面板的弯曲形成变化的序列,呈现出视觉角度渐变的韵律感。桥面总宽7.2米,平时主要提供民众步行为主,必要时可供电动小汽车通行;在特殊节日之时,大量人潮可以停留于桥面观赏湖面烟火、水上表演等特殊活动。
建筑形体以西侧的黑色实体「浓墨」和东侧的白色虚体「飞白」在弧形的两个端点交汇。建筑师精心设计了这两个对比极大的量体,相环相扣的交织与结合。
量体的悬臂端点,在施工过程中是个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难题。在主结构完成之前,45根临时柱子支撑着悬浮结构。历史性的一刻归功于支架被拆除的当下,故宫博物院南院骄傲的矗立在美丽的嘉南平原之中,证实此结构设计的成功性和突破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