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青山周平:家和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3年以“最佳毕业设计奖”毕业于大阪大学,并获第十届UNION造型设计大赛奖二等奖。2015年创立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5年青山周平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节目,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私人住宅设计,这个节目希望向观众展示如何通过设计改变普通人的居住问题。青山周平因此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被中国观众熟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十月底,青山周平在MindTalk创意公开课上,畅谈家与生活不同于固有思路的可能性。

MindTalk创意公开课现场

人本过客无来处,处处无家处处家

曾经走过二十多个国家,在漂泊中接触到了许多地方的思维方式,很日常很普通,但却与青山周平从小养成的思考习惯不太一样。印度人在河边洗衣服,也同样把逝者的骨灰洒进河里;一个叙利亚男人把刚买完的面包顺手就放在了路边;俄罗斯的儿童乐园是方方正正的,并不是全世界的游乐场都爱走的可爱风格。见过世界各地的生活后,他开始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越来越失去“家”的概念,也许这正是一种打破与重立的过程吧。

青山周平在北京胡同里的家

家只等于我们整日待着的房子吗?只有自己的住宅里才有“家”的存在吗?住越大的房子幸福感真的就越高吗?

显然,青山对此抱持怀疑,也继续将这些反常规概念放入自己的设计中加以思考与探讨。

比如在他眼中,现在越来越开放且完备的城市空间,绝大部分都具有家的功能:菜市场是厨房和冰箱的延伸;树下乘凉好去处,是客厅的延伸;咖啡馆是见客人谈生意的客厅的延伸;甚至办公室、飞机头等舱、健身房、直播虚拟空间都是家的延伸。经常观察与思考会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这也是设计师最重要的习惯之一。

青山周平作品

小空间的灵活利用

住宅面积在日渐变小,如何在小空间实现基础功能的配备齐全也是设计师大展拳脚的方向。青山分享了以下几点:

1、运用“立体概念”,合理利用垂直空间。

2、设计不同的延展家具,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方式,彼此之间不冲突。

3、借助轨道打造多功能空间。

之前看过一个北京国子监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展览,考生们睡觉、吃饭及答卷都只能在一个小空间里实现。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装置了上下2条轨道,使用者答卷时,一块木板在上面轨道当作书桌,一块在下面后侧当作椅子;睡觉时,将前面的木板移到下侧,就并排延展成了一张床。

青山周平作品

借鉴了这个想法,青山在3平方米空间里设计了5条轨道,既可以作为餐厅,也可以作为书房,还可以是卧室。

4、特殊格局的居住空间可以通过天窗的设计实现采光与通风,甚至可以因地制宜,使室内室外连成一个整体。

共享是当代生活的趋势

人类最早的行为是捕获动物,而后分享。由此可见,人类具有“共享”的基因。猴子自己吃东西,黑猩猩分享食物各自吃,人类分享食物一起吃,这就是进化的意义。

就像北京胡同里,经常有不同的家具放在外面,谁都可以坐椅子,谁都可以用晾衣杆,谁都可以用柜子。

所以,“盒子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这种模式不仅针对年轻人,也可以针对更需要群居的老年人、一家几口子或是烹饪爱好者等等。不同群体都可以共同撑起这个标签独特的共享社区。

盒子社区

至于共享物品的安全问题,可以利用亚马逊定位系统进行追踪,同时搭建物品共享平台。

然而,想象总是美好的,最大的难点在于概念提出后的实施性。就拿“盒子社区”的灯光问题来说,到了深夜,有人需要休息,有人还想聊天,他们之间就会有影响,这牵涉到生活习惯等细节问题。那么这时,科技又该上场了。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动,睡觉时就按下按钮,按钮使用的人越多,灯光越暗。包括温度等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形成互动,打造智能化空间。

青山周平作品

后记

青山周平以一位建筑师与异国生活者的角度,仔细观察品味着这方土地上的居住现状,提出了一条条关于未来家与生活的构想。各地各异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被捕捉、被消化成新的灵感与思考,进而落地生活,拓展“家”的概念、改造生活空间,使之变得更好。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青山周平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