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范黎:再现城市精神

范 黎,三磊设计执行董事、副总裁、设计总监

“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是不是发达国家,你不能光看表面,还要看地下: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而巴黎的下水道,有一部分被设为下水道博物馆,人们是可以下去参观的,它的功能依然强大,虽然已经建成了几百年。”范黎,1985年自四川美院毕业后赴法留学,之后二十年长期在法的生活与游历,影响着她对建筑的思考方式,也使她看中国和法国的建筑环境现象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

“人们来到一个城市,要能看到它的历史,看到它深层次的意义,”范黎说道:“像巴黎这些城市都并非因大规模开发而享有盛誉,而是因为它们拥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和不断推进新观念的氛围,”城市的每一次进化和蜕变,无法抽离于物质空间的生产与更新,却更需要城市精神的传承与再现。

从巴黎到北京:简单复制是文化上的不自信

畅言网:长期在法国工作和生活,回国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范黎:在法国生活期间,每两年我会回国一次,开始感觉并没有太多的有水平的新建建筑可看,现在慢慢可以看到一些好的建筑了,各方面的变化也很大。

记得刚回国时,甲方要求设计法式风格的房子。我有些不解,因为在法国二十年就没做过“法式”建筑,大家做的全是现代风格。后来才明白,所谓“法式”其实是想要复制法国古典风格的建筑。

其实,如果开车从南到北,你可以看到法国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也都不一样,比如有阿尔萨斯风格、布列塔尼风格,也有南部地中海风格,每个地区的气候不一样,生活环境不同,用的材料也不同。

在我看来,每一栋建筑是和当地的环境、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紧密相关的,无法简单复制,就像赖特说的一句话:“建筑如同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环境,从地里生长出来,迎接太阳”。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南部、托斯卡纳地区的建筑,其建筑形式和它所处的环境地貌是非常和谐的,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完整的概念,但要在北京做一个托斯卡纳的建筑,把它原封不动搬过来感觉就不对了。而对于欧洲建筑的简单复制也更像是一种文化上的不够自信。

畅言网:在您看来,国内的设计环境是否也很不一样?

范黎:整体来说,两边最大的不同是国内的设计周期短,压力大;但同时也有更多机会来接触不同的项目。

在国内,你会感到遇到一个好甲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国内开发商的专业素养也越来越高了,只是对设计师来说,甲方所要求的项目方案周期、时间节点的控制上需要更合理一些。

同时,专业的工程队也很重要,法国在建筑工程方面专业化水准很高,能够保证建筑设计的实现度和完成度,而国内的差距就比较明显。

另外,在和甲方的沟通上,在法国这方面会更顺畅,开发商对建筑师的专业意见比较尊重,在选择建筑工程公司上也会听从建筑师的建议,建筑师因此能更好把控一个建筑设计的完成度。同时,设计方通常还要在工地派驻场,往往还不止一个;项目的主创设计师每周也会去一次现场,以保证实现度。

而在国内,建筑师受的干扰相对比较多,甲方的风格也不太一样。有的甲方比较好沟通,但也有甲方认为您就得听我的,建筑师只是一个执笔人的角色。这时,从我们的角度上说,就会从专业角度注重对甲方的引导,很好地将自己的理念与甲方沟通。

畅言网:如果把北京上海和巴黎做一个对比,会从哪些方面来比较?

范黎:首先是空间尺度。巴黎城区现在所保留的规划格局,还是拿破仑三世时期,奥斯曼男爵操盘的持续18年的巴黎城区改造规划格局。在巴黎的步行街道上散步,人会感觉很舒服。市中心都是老房子,都没什么电梯,但楼层内部空间高,一层一层走上去,走到第五层便是佣人房了。

老房子住起来也很舒服,街道两边建筑的外立面是旧的,但走进去房屋的内部空间却又是现代的。对他们来说,个人对房屋有所有权,同时也要遵循政府关于城市保护的法令。

法国的城市规划,比较注重城市和环境的融和,从规划层面开始,就已经设立了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它会根据居住人口的密度设立一定的公共空间,比如公园和绿地,就像一个个透气孔。在这一点,上海跟巴黎有些像,但北京的尺度就似乎不再像是一个生活的尺度,人走在街上感觉无处可以停留。

另外,法国城市的小区也不像我们这里是一种封闭式管理的状态(有的小区还是纯封闭的“高尚住区”),法国人相比较来说没有太强的等级观念,居住空间也更加多元和开放。

再从人的生存状态上来看,在法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较直接和自然,人们也更多是在享受生活的乐趣,你能停得下来欣赏身边的世界,而在我们这里人们更像是都在使劲儿往前挤,把目标都忘记了。

从城市视角解读建筑内涵

畅言网:建筑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承载,在这方面对巴黎的印象?

范黎:是的,在巴黎街头,之所以会感觉很有意思,是因为那里随处有历史感,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信息在里面。

巴黎,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12世纪至16世纪建造的古街巷区,在左岸拉丁区,你会看到一个个古老的门牌,告诉你这里是哪位名人的故居,还有很多的咖啡馆,你会发现,哦,巴尔扎克原来就是住在这个房子里,在那边的小咖啡馆光顾过。还有巴黎的蒙马特高地,那是艺术家们聚集的地儿。

而我们的城市,二三十年前的建筑似乎都不一定能找得到了,据说有一对年轻人,出于怀旧想去拍摄他们曾生长过的幼儿园和小学,却都找不到了,都拆掉了。

北京的798,最初的原生态时期还挺有意思,现在也变得商业化,但那些建筑还是保留下来了。还有琉璃厂,你会担心这样的老建筑会不会也有一天面临拆迁的命运。

这非常可惜,大城市的开发总是以牺牲建筑赖以存在的文脉为代价,曾经在这里存在的事物被推出我们的视线,整个城市也像变得没有了根基。而这是不是唯一的城市蜕变的方式?那些旧的建筑是不是应该尽可能保留下来,再来看它怎么来适应新的时代的需求,把过去的建筑文化融入到现代的、当地的文化中去。

畅言网:谈谈您对法国建筑文化的看法?

范黎:不仅是在法国,在欧洲我也会时常把自己当成一个旅行者去观察。

在我看来,欧洲的城市会尽可能地将自身的历史文化完整地保存和展现出来,所以行走其中会时常会感到建筑调动人所有感官时的那种触动和强大力量。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三磊设计城市精神范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