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低价中标高价变更 村级工程变“唐僧肉”

“村级工程看似涉及金额少,但是引发的问题却不少。”在去年春节的调研过程中,上虞市纪委发现全市有6个乡镇、街道因村级工程管理不规范引发较多信访问题,占农村涉纪信访量的3成,个别村甚至出现通过村级工程套取财政资金的案例。

上虞农村正面临大发展,下一轮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的力度将更大,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特别是四季鲜果之旅蒸蒸日上,大量农村项目不抓好管好,将带来很多麻烦。

从预算审核、施工中的变更,到最后的决算审计,上虞市纪委决定,对村级工程实施规范化监管。

检查和监督是纪委的两大职能,裁判员和运动员不能集于一身,否则容易出事。上虞规定:对工程额在20万元以上的村级工程,由上虞市纪委委托上虞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进行审计监督,对工程额在20万元以下的村级工程,乡镇街道纪委不再参与项目的审批验收,而是由第三方进行审计,并且由乡镇街道的农经员配合监督,乡镇街道纪委书记每年对工程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审计员办公室,记者看到,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流程被挂在墙上。“审计员的工作不好做,要顶住压力。”一位审计员说。

2011年,某街道有一个村级水利工程,预算是150万元。审计员审计后,核减了30多万元。包工程的5个人,一看赚得少了,先请审计员吃饭、塞红包,但是审计员不为所动。一见软的不行,他们决定采取硬手段,不停打电话骚扰甚至威胁。最后市纪委出面,大家将各项材料摊开来,才让他们自知理亏,没有继续胡搅蛮缠。

此外,上虞还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其实现在不少问题,都是中介在捣鬼。”上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举例,某街道的一个项目设计,中介机构原封不动地照搬其他乡,甚至连名称都没有改;有些整个项目都是编造的,甚至连照片都是其他村的,“所以要加大对中介机构的把关,有此类问题的中介机构,应找其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后还不改正的则列入黑名单,再有问题则一律摘牌。”

期待:防微杜渐 办法更多

抓监管,堵漏洞,保障了上虞农村集体经济的安全。记者了解到,2013年上半年完工的投入在20万元以上的工程,平均变更率为17.01%,比上年度下降9%。农村社会稳定也得到了保障,据统计,上虞2012年农村涉纪信访工作考核排在绍兴市第一。

新问题随之而来。“眼下,我们要提防承包工程方可能会偷工减料。”上虞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负责人说,偷工减料,使得农村道路质量出问题,不是起沙,就是断裂。

如何保证质量已成一大难题。不少村级工程承包方个人素质较低,胡作非为,村干部对此不敢管。有些村没有专业人员,村干部不会管。有的地方好人主义盛行,村干部不想管。

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专家建议:抓事前,要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如明确规定商品混凝土要使用哪种标准,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和黑名单制度;招标前,要设一定资质门槛,让有资质的单位参与,同时保证招标单位和施工单位一致;把好验收关,对达不到要求的工程敢动真格,该返工的返工,该扣钱的扣钱。

也有专家指出,应当鼓励新农村建设纳入政府采购“笼子”,将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作为财政补助的必要条件。“目前政府采购已基本引入比较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建设项目各项开支都能在确保技术和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选择最低价,可以借此规范新农村工程招投标程序,也可加强政府监督的职责,使之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此外,还可设立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资金专门账户,将村民自筹及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事先打入财政专户,单独核算、封闭运行,避免资金被截留、挪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由财政专户集中支付给建设单位。村民自筹资金有结余时,财政部门再将余款及时退还。

“管好农村工程,既保护财产,也保护干部,使干部按照程序办事,少犯错误。”上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观点

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王侃:上虞在监管村级工程建设上,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这一点值得肯定。制度具有刚性,对利益的各方具有制约作用,这样可以避免个人的胡乱作为和胡乱指挥。希望各地进一步完善制度,真正做到堵住漏洞,防止资产流失。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中标村级工程唐僧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