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张永和作品展

著名国际建筑师、2014普利茨建筑奖专业评委:张永和

1、简介

张永和,男,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81年赴美留学,并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硕士。他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并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同济大学“千人计划”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2、作品风格

理性的构思与设计:张永和的建筑是理性的产物,正如他自己所言的"含蓄空间"、"非常建筑",他对建筑空间的理解、认识直至营造是暖味的、含蓄的、先验与体验交并的,1986年《四间房》的得奖作品就是源于他在美租房的一段经历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认识结合的产物。再如,1989--1991年的《后窗》,则是一个理性的叙事过程--用建筑设计来分析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同时也试图对电影进行建筑的再创作,理性的结果则是得到"阅读建筑"、"窥视建筑"、"叙事者与叙事"、"窗户家具"等章节,至于随后的洛阳的幼儿(窗园设计(1992)无非就是以上诸多章节,通过墙、窗、架空,甚至埔地得到的一一兑现。

艺术与空间营造的结合: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场景艺术、大地艺术等这些近几年在国内艺术界得到爆炒的玩意儿说到底原本与建筑,空间就是相连的,建筑界有武汉的李巨川、上海的米丘等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作品,但往往容易陷入纯艺术的陷阱之中,背离了空间营造的初旨。相比之下,张永和还是保持他的高度理性,较好地以空间营造实现了概念、行为、活动等,其实,回顾张所有作品,几乎都有这方面的影子,从八十年代的《烟斗--概念性物体》到1990的《取景厢--纪念物》直至最近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指导完成的《体验营造》,从内容来看,也就是通过物体(厢、盒、烟斗)、建筑要素(墙、窗、门、家具)进行建构,营造出一系列空间,并在营造中体验建筑中的尺度、结构、空间的基本问题。他个人最感兴趣的得数1990年的《头宅、衫宅》--头宅是供头部"居住"的空间,是木材及钢板为材料的建造物,头宅的内壁--类头盔与胸甲的结合物则成为"衫宅",这是一个简单的、介于模型与建筑之间的作品。

3、发表作品

1997年出版《非常建筑》作品专集,2000年出版《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

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多次发表学术文章,并先后在法国的《今日建筑》,意大利的《瞬间艺术》,日本的《新建筑》,《空间设计》,西班牙的2G,美国的《进步建筑》及《建筑》,韩国的《空间》,《韩国建筑师》,英国的《世界建筑》,《AA档案》等杂志及美国的《慢空间》一书中发表作品及文章。

4、主要参展

1997年在日本大阪、98年在印度举办的亚洲进步建筑展;

1997韩国光州艺术双年展;

1997-1998年陆续在奥地利维也纳、美国纽约PS1、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英国伦敦等地举办的'运动中的城市'中参展并完成部分展览设计;

1999年在美国纽约ApexArt艺术画廊举办个展“路边剧场”;

1999年参加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英国伦敦AA建筑学院'可大可小-亚洲建筑三人展';

2000年上海双年展,并获得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表彰在视觉艺术领域突出和有创造性成就);作为唯一的中国建筑师参加2000年在威尼斯举办的第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5、所获荣誉

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

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

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Brown和Bakewell&Weihe建筑画奖1984

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1986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

美国密西根大学:WalterB.Sanders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88-89

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

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旧金山洛杉矶3X3+9设计竞赛获胜者1991

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TEEDMAN建筑旅行研究奖金(去欧洲、亚洲考察一学年)1992-93

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建筑设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