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亿元“航母”搁浅源于角色错位

“中海航母”,是在山东省滨州市中海水利风景区里仿照真实航母建造的标志性建筑。2003年开始建,累计投资1.2亿元后,2008年,“中海航母”陆续有商家入驻。最初的一段时间,“航母”异常火爆,可是火爆没有持续太久,到今天已经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水泥疙瘩——中海航母

一个投资上亿元的仿造航母旅游项目,在经历短暂喧嚣后,却遭遇了搁浅的尴尬,真正的成了一个“水泥疙瘩”。如此“猜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让人唏嘘不已,人们不禁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座亿元“航母”搁浅?

中海航母建设期间,负责开发运行的企业历经数次变迁,但背后都有当地旅游部门的影子。正是政府的一系列过失,最终导致“航母”误入歧途。首先是理念错误。据报道,“航母”开建的2003年,滨州市正大力开发西城区,位于西城区中海风景区内的“航母”就是被按照滨州新区的地标性建筑来打造。说白了,“航母”是为形象工程而生,有太多的行政色彩。等到后来政府的精力转向黄河三角洲开发,“航母”不再是政绩的筹码,政府“断奶”后就难以维系。

其次是缺乏科学论证量。“借航母噱头,打造旅游服务综合体”的创意固然不错,但缺乏内涵支撑,市民初始的猎奇游玩心理过后,很快就会对这个山寨航母失去兴趣;再者,滨州地处鲁北,相较于胶东沿海城市,交通水平一般,流动人口较少,其周边城市输送游客的能力也不强,地缘优势的缺失,也直接导致项目没有足够的消费市场。

还有就是粗放式管理。“航母”最初计划投资3000万元,后来不断追加到1.2亿元,说明成本预算和后来的成本控制很不到位。由政府部门而不是市场主体负责,难免“崽花爷钱不心疼”,走到哪步算哪步。

我们不妨假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换做一家旅游企业,会投资上亿元建这座山寨航母吗?恐怕多半是不会,即使真的要做,也会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控制预算成本,拓展项目内容,确保“航母”能够走的更远。毕竟,企业是需要自负盈亏的,花上亿元打造一个“水泥疙瘩”,这样的赔本生意谁也不愿做。

正如旅游经济专家刘思敏指出,创意、规模是现代旅游经济的正确模式,但前提是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没有政府支持,肯定干不成,但最终要让市场、投资商来唱主角。光搞形象工程,必死无疑。”政府的职责就是打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而不是亲自披挂上阵找资金,做项目,搞经营。恰恰是政府部门主导决策和过多介入的角色错位,才催生出亿元“航母”这个怪胎,并最终搁浅。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了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同样,像旅游开发这种“政府不能做、不便做和做不好”的项目,交给市场远比交给市长要好。这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端正理念,转变职能,从旅游市场的投资者回归到服务者的角色,同时也需要建立政府决策绩效考核,完善问责机制,避免一些地方官员“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以旅游开发之名行政绩工程之实。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中海航母山东滨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