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策展手记 | 眺望“我们的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乡村与城市的发展始终休戚与共,而中国乡村建设也迎来新一轮的建筑实践。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中国国家馆选择以“我们的乡村”为主题,关注建筑的内在精神与人文觉知。5月25日,中国国家馆于威尼斯亮相,立刻引得意大利国家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也被许多媒体推介为本届双年展必看的亮点国际馆展项。

中国国家馆所以选择“我们的乡村”这一主题,是因为作为当代建筑实践的前沿,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乡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规划师与乡村建设者,重新审视乡村的自然人文、生产生活,使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在自然栖居、社区营造和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构建起一个充满机遇和各种可能性的自由空间。这些成果,既具有空间功能与类型上的多样性,也鼓励生产方式的更新,是对“乡土建造”观念的重塑,新时代的“归园田居”正在发生。

为更好地呈现这一图景,向世界展现具有中国特质的中国乡村建设方案,展览以“居”“业”“文”“旅”“社”“拓”六个乡村的当代功能,从诗意栖居、乡土制造、文化实践、自在游憩、社区营造、开拓创新六条线索,在空间和类型上描绘出中国当代乡村的发展趋势,勾勒出一个呈现当下、放眼未来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现场。27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实践项目,则以大型装置、模型、影像等方式呈现,来叙述各自的理念、呼应各板块主题,进一步丰富展览框架。

展场室内全景(1)

展场室内全景(2)

展场室内全景(3)

展场室内全景(4)

展场室内全景(5)

“居”板块重在呈现中国人诗意化的居住美学。归园田居,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的美好理想。现今,虽然大规模建造的农村住宅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乡村生活与传统的关联,建筑师却试图通过空间、材料和在地社区,重新寻求与乡土文化的联系。就像展出的董豫赣以中国传统园林“山、水、林”元素为灵感创作的装置作品,展现出回归山水的生活理想;城村架构的《金台村重建》、谢英俊的《轻钢龙骨乡村住宅体系》、董功的《船长之家改造》,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乡村居住的当代图景。

 “业”板块关注当代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在传统手工艺和新工业生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推动乡村建设向市场化转型,激发其生长活力的尝试。在这一板块,可以看到张雷的装置作品再现了烧制陶瓷产品的柴窑空间,其《丙丁柴窑》项目以建筑空间的更新承托起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同时徐甜甜的《松阳红糖工坊改造》、华黎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陈浩如的《太阳公社》、李以靠的《华腾猪圈展示馆》,也都显示了乡村建筑为承托产业需求所发生的适配和调整,这不仅带来劳动力回流,也实现了生产方式多样化。

张雷装置《丙丁柴窑》

“文”板块展现了建筑师通过激活乡村建筑的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努力。不论是刘宇扬以十字形金属装置再现一个以“记忆”为主题的文创小镇,还是董豫赣的《小岞美术馆》、阿科米星的《桦墅乡村工作室》、源计划的《连州摄影博物馆》、吕品晶的《板万村改造》,建筑师不仅塑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建筑空间,更以其使用功能来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

“旅”板块展示了当代乡村作为自然、传统和过去想象载体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一板块,华黎通过剖面模型,生动呈现了新寨咖啡庄园中将种植、加工、生产、旅游和乡村文化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张利的嘉纳玛尼游客中心,实现了游客与村民之间的有机互动;张雷、水雁飞、博风建筑的民宿设计,为来自城市的居住者创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可能;金江波的一组影像作品,进一步展现了民宿小镇莫干山真实而生动的生活场景。

华黎装置《新寨咖啡庄园剖面模型》

“社”板块,更关注建筑对人际、生态、社会生活的黏合作用。今天的乡村,传统伦理秩序与现代化需求相互交织,而建筑为乡村的公共空间和社区营造既提供秩序,又赋予包容。例如,城村架构参展的作品《一座旧的新房子》,展示了对一座乡村旧宅进行设计改造而实现的文化连接;傅英斌的《中关村步行桥》、陈屹峰的《新场乡村幼儿园》、朱竞翔的《陆口格莱珉乡村银行》、赵扬的《柴米多农场集市》等,均为乡村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服务设施——这些建筑设施,创造出一个个充满情感和机遇的共享空间。

相较于上述板块更多聚焦当下,“拓”板块则放眼未来。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托举下,紧密的城乡互动、增长的城乡混合型产业以及多元的商业发展形态,构成了中国乡村未来图景。这幅图景中的乡村,糅合了电商、物流、互联网金融、社区服务等各种新兴产业链。例如,袁烽的《竹里》模型,将中国传统的竹编工艺与数字化设计、机器人预制建造、现场快速拼装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乡村建造模式;绘造社的作品《淘宝村,半亩城》以图绘的方式,视觉化地呈现了电商影响下的当代乡村庞杂的物流、生产与生活体系;而张雷的《石塘互联网中心》,探索了互联网时代新的建筑类型与建造技术的可能性。

袁烽装置《云市》

袁烽装置《竹里》

借由这六大板块,中国国家馆在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这一国际展览平台,不仅溯源“乡愁”,更通过回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去寻找乡土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由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中国建筑师与国外建筑师的交流与对话,更突显中国当代建筑独有的文化特征和个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乡村建设以对自然、生态、人文关怀、公共参与等方面的观照与勾连,呈现出一幅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亮丽图景。除了这次展览,我和我的策展团队还在米兰三年展、哈佛大学当代中国建筑展等国际舞台持续发声,展现与城市、乡村相关的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期冀通过这些展览,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既展现中国当代建筑师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设计思想,也对新时期城市和乡村建设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作者李翔宁 同济大学教授、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

 

这次展览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乡愁”,更希望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与此展望,我们未来的乡村。

—总策展人李翔宁

 

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主展项—

丙丁柴窑 / 张雷 /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新寨咖啡庄园 / 华黎/ 迹·建筑事务所

一座旧的新房子/ 林君翰+Joshua Bolchover/ 城村架构

西店记忆:一座记忆的小镇/ 刘宇扬/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山居,水居,林居/ 董豫赣

竹里 /袁烽/ 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云市 /袁烽/ 上海数字建造工程技术中心(户外)

A. 业

丙丁柴窑 / 张雷

华腾猪舍里展厅 / 李以靠

临安太阳公社生态农场 / 陈浩如

松阳樟溪红糖工坊 / 徐甜甜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 / 华黎

B. 旅

新寨咖啡庄园 / 华黎

飞跃莫干 / 金江波

庾村大乐民宿 / 直造建筑事务所

七园居 / 博风建筑

云夕深奥里书局 / 张雷

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 / 张利

C. 社

一座新的旧房子:乡村再循环 / 城村架构

昂洞卫生院 / 城村架构

尤努斯中国中心陆口格莱珉乡村银行 / 朱竞翔

石门廊桥 / 徐甜甜

贵州中关村乡村建设实践 / 中国乡建院

壹基金援建天全县新场乡中心幼儿园 /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柴米多农场餐厅和生活集市 / 赵扬

D. 文

西店记忆装置 /刘宇扬

楼纳乡村实践系列 /李兴钢 承孝相 西泽立卫

板万村改造 /吕品晶

桦墅乡村工作室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连州摄影博物馆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小岞美术馆 /董豫赣

E. 居

山居、水居、林居 / 董豫赣

九江德安县耳里庭住宅 / 董豫赣

杨柳村重建 / 谢英俊

船长之家 / 董功

金台村重建 / 城村架构

F. 拓

云市 / 袁烽

竹里 / 袁烽

石塘互联网会议中心 / 张雷

淘宝村半亩城 / 绘造社

空中读村 / 李振宇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