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最美书店”设计师朱志康说,书店卖的不是书

成都方所书店

成都方所是朱志康设计的第一家书店,但此后他不想再想碰书店了。“已经有一台超跑,你还会再买第二台超跑吗?”朱志康打了个比方。

“我做的不是书店。”朱志康谈到他设计的成都方所书店。

这家“不是书店”的书店,2015年被美国《安邸》杂志评为14家“世界最美书店”之一。

“书店卖的不是书,咖啡店卖的不是咖啡,茶行卖的不是茶。”2016年5月7日,台湾知名设计师朱志康在成都方所参加对谈活动,他望着来书店听讲的读者,露出谜一样的微笑:“在这里逛来逛去看书的人看的是环境,上面的人看的是下面的人,这是一个暧昧的关系,来自欲望。”朱志康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深挖人的欲望”。

成都方所是朱志康设计的第一家书店,5508平米的空间他前后花了14个月。如今他不想再碰书店了。“已经玩成这样了,”朱志康打了个比方,“如果你已经有一台超跑,你还会再买第二台超跑吗?”

成都方所书店

2013年,毛继鸿要在成都建一家方所书店,想找台湾设计师。毛继鸿朋友的朋友跟朱志康提起,没想到从没设计过书店的朱志康动心了。

朱志康早年在台湾做设计,常常摸到诚品书店去找书。“一般台湾的设计师,像我们以前是跟着诚品一起长大的,总觉得有机会能够做一件像诚品那么大体量的书店,这是年轻时候的梦想。”

来到成都的现场,朱志康面对的是一片平地。“现在看到这么美的地方,在两年前这里的工地是最残忍的,就像餐厅的厨房是最残忍的地方一样。”而未来的书店要建在这片平地底下,这里原来是一个地下仓库。这个空间处处让朱志康头大:地面入口很不显眼、高达8米的挑高、十几根挡路的柱子……

朱志康四处搜寻灵感,花了两周时间,他忽然想到,可以借书店旁边的大慈寺做文章。大慈寺是唐代玄奘出家的地方,朱志康决定套用浪漫的取经故事,“这样的话,整个地下室都可以是藏经阁,”这是个点铁成金的概念,朱志康解决了书店入口难找的问题,“他既然找不到,那就换个角度来看,它其实有一种寻宝的感觉。”朱志康在地面上塔了一个铁皮房子作为方所书店的招牌,这也是人们“寻宝”的标志。“如果旁边不是大慈寺,是其他的军事重镇,那可能这边(的概念)就是‘防空洞’。”朱志康说。

书店的正上方是太古里商业街,大多是熙熙攘攘的服装、餐饮店,这不是藏经阁该有的环境。朱志康想到许多国外教堂也在闹市区,人们走进去却能迅速平静下来。他借用了其中的手段。

成都方所书店入口

通往方所书店的扶梯入口被玻璃罩住,只留出一个小口,最大限度地屏蔽地面的嘈杂。玻璃罩贴着扶梯向地下延伸,形成一个狭长的管道。几根白色光柱贯穿管道,除此之外内壁漆黑, 如同时空穿梭场景。管道下方连接着一个巨大的铜壳,走出铜壳,这才进入书店,眼前豁然开朗。

人们进入教堂时,首先要经过一排超高的石柱,进入一些中国庙宇,也要穿过高高的院墙,最后才看到神像。“我们是经过一个压缩后再释放的过程,然后被那个气势给镇住了,镇住之后,可能心会比较定下来。”朱志康介绍,地下仓库8米的挑高正适合做这样的魔术。

进入书店,地面上散布着巨大的星图符号,这也是朱志康的魔术。朱志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星图借用了中国的镇符文化,能让人心生敬畏。

“那时候大家很担心,当初广州方所(不到2000平米)一天两千人,如果那两千人散在成都方所5508平方米的设计面积里面,看得到吗?”朱志康需要吸引更多的客人。

按朱志康对成都人的理解,留住他们的书店必须耐逛,就像宽窄巷子和太古里那样的长街。“太古里非常成功的是平行逛,隔壁的九龙仓立体逛,人就不多。”朱志康故意把书店的动线拉长到100米,走十圈就是1公里。在书店的各个角落,朱志康还留下许多小空间,“滞留”逛累的顾客。

书店的灯光也有讲究。“一般你看到百货公司都很亮,因为这样才有购买的冲动跟活力,”朱志康说,“我们需要创造大家多花时间去逛这个空间,欣赏这个空间,所以故意把空间弄暗一点。”

朱志康相信实体书店不会被网络书店取代,“人们真正的底层需求还是来自认同感,来自可以得到一种重要的认同感。我们逛这个书店的时候能找到认同的感觉,能找到一些自我的价值。”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最美书店”设计师朱志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