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冯国杰: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现状与挑战

冯国杰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想在整个棕地修复这块作为一个环境工程师,把十几年来我们国家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一个简单的报告。

我们公司是专业从事环境工程服务的一家二十多年历史的公司,共完成大约七百个国内外环境服务工程项目。我们目前主要领域集中在三块,环境修复是其中一部分,在工业环境这块,包括工业废水提供环保服务,也做境外产业园投资。在城市环境这块,最开始进行领域是垃圾填埋,跟棕地修复关系非常大的是垃圾填埋场的修复,包括生态恢复以及绿化等,还涉及到垃圾焚烧。在修复领域,我们目前做了近百项的修复工程,包括填埋场,搬迁场地,河道流域治理,工业废渣,各个类型修复项目都有涉及。

接下来第二部分,从“十五”之后,随着政策推行,很多场地,比如北京为申办08奥运会,首钢,北京焦化厂进行停产,加上随着城市扩张,城市可用地越来越少,一些企业搬出城区,搬向离城区比较远的位置,那么遗留场地面临治理修复和后期规划应用等问题。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的事件,包括健康事件,甚至工人在操作过程会有晕倒这些事情。对于化工厂(搬迁场地)会用到针对土壤的常温脱附技术,填埋技术,包括针对地下水的还原技术,化学氧化,针对容易挥发的污染物进行的SVE气相抽提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分成了三个主要类别。

针对重金属,国内关注较早,环保规划院张主任做了十二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后也提到了一些项目,在这些项目中,针对重金属污染应用的主要技术主要是稳定化/固化技术,填埋或者阻隔封闭技术应用非常多。

针对挥发性有机物,一般用到常温热脱附技术,SV技术非常多。

还有一些不易挥发的有机物。

结合中国现状,刚才专家也提到了中国速度,在修复领域,在治理场地方面也体现到中国速度。这个速度一部分不是褒义的,是受到很多因素限制造成的,比如这块场地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开发,那么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修复,所以我们大部分采用填土或者把土壤移走的方式,时间要求非常高,所以产生一种技术叫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利用城市中现存的一些水泥厂,把污染土壤放入水泥回转窑内进行加热,通过这种方式把污染物去除。这种方式,前几年用的比较多。这几年主要用的是热脱附装置,包括原位异位的。

针对地下水,开始国内土壤修复项目和地下水修复分的比较开。现在会放到一起处理。地下水修复主要以抽出处理为主,加上化学处理的办法。例如,吉林万达房地产一个开发项目,造纸厂地下水污染,用了原位抽出处理技术。下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事件,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习主席也做了非常重要的批示,我们以抽出处理和化学氧化技术进行了修复,目前这个项目还在做。

以下罗列了一些主流的修复技术针对不同的行业,一直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产能大国和产品制造大国,所以各个行业相对来说比较粗放,而且涉及的行业也非常多。在重工业包括冶炼、轻工业,制革等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污染场地,包括它的类型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对应了一些常见的修复技术。

稳化固化技术在前面已经提到,下面两幅图片是湖南的株洲清水塘地区,是一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冶炼化工区,它有很多重金属污染,包括产生的废渣,包括对河道的污染,我们以这种稳化固化方式进行修复。还有填埋技术,用的非常多,因为它最经济最快捷的把污染问题暂时给隔离掉。现在用的最多的是中国从2000年开始提倡卫生填埋场,城市不断的扩张人口不断增多,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地方面对垃圾围城的困惑,包括北京也是一样,很多填埋场已经达到填埋容量上限。后面面临着填埋场修复,用HDP膜土壤技术结合园林规划,将来会有非常大的市场。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个原位注入修复技术是在苏州的一个化工场地。再就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就是把水泥生成的窑体进行一定的改造,然后加热污染土。另外现在土十条出来之后,对于阻控技术有更新的要求。这个项目也是对应了一个环境污染事件,在10年的7月3日紫金铜矿有一次溃坝事件,溃坝对下游饮用水源造成了污染,我们去做应急修复工程,主要采用的是垂直防渗,把从美国引进的GSD 的HDP 膜垂直打到不透水层,进行阻控隔离,同时对地下污染物进行回收,收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修复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在国外常见的应用修复技术在国内变得也越来越成熟,对场地的认识也更加充分,对一个场地也会进行多种技术组合进行处理。在政策层面,国家也不断出台一些规范条例通知,不断规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第一对场地进行调查和修复,第二还明确了污染责任,谁污染谁治理。尤其今年五月份出台的“土十条”对场地修复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后面的污染防治法也会更快出台,包括地方像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各个省市不断出台一些地方的规定和通知。

针对技术后面的主导思路,有几点:

预防为主,防控治这么一个思路。控制扩散会慢慢作为一个主导,前面几年以治理为主。以前出现问题一定要解决,以后会慢慢转换思路,把污染控制掉,比如通过园林规划和生态恢复,把场地进行二次利用。比如焦化厂,和首钢,包括北京有个有名的景点798社区都是这种思路。

制定合理的修复目标和修复时间。不是说一定要达到非常严格的难以达到的理论数值。修复时间有所保留,探求可持续的修复手段,而不是在一年,半年,几个月之内把场地完全修复好,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把前期场地调查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前几年中国的场地修复项目出现一些问题,非常重视后面的工程,但是对前期的污染调查排查,场地污染特征的了解,可能不太重视。觉得只是一本报告就可以解决掉的。所以前期调查投入时间都非常少。后面的情况在不断在改善。

另外从政策方面现在各地政府开始承担重要环保责任,包括环保部也在对各个省进行巡视和督察。原来有环境问题到地方政府聊天的时候,环保部门领导压力非常大,有什么环保问题政府开始找环保部门。现在包括政府书记和市长都会承担环保责任,并逐一去落实。

第三部分主要讲场地修复挑战

中国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快,针对环保修复这个行业非常热,从事这个行业的公司数量不断在变化,尤其是前几年每天十几家环保公司进入修复行业,呈现一种群雄逐鹿大浪淘沙的局面。对于整个市场的估计数字也在不断变化,有说万亿,千亿,百亿的,从14年几百家修复企业还能出现,单纯的搬迁项目企业估计150 到200左右。 在行业里,大家分工不同,包括有做咨询的,工程的,还有做专业分包的,大家各司其职。

还有很多工程,提出一些实施项目,工程界说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达到什么要求,才算工程成功,非黑即白的,其实只要对污染得到控制缓解,也是很好的。

最后我总结几句话:

技术不缺创新缺 更多是照抄国外技术理念。跟国外公司有一些合作,很多理论并不是完全契合,本地实际出发, 消化技术。

对人才这一块,很多从事这个行当的是学化学的,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的,整个修复这块,更多需要园林、水文、地质、岩土方面的一些人 ,更多的专业人才要不断扩大。

第四就是对时间的要求这个时间会逐渐变得合理。就是我只要求你把这个场地修复好, 不管你用多长时间。只用三五个月去进行修复,是非常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家都是做环保生态的,通过多交流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恢复绿水青山。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棕地修复冯国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