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朱小地:主题产业园引领城市发展方向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发展加速及产业链的完善与分解,以及土地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再生性,主题型产业园区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具有了天然的保值增值属性。在无缝对接“城市主题产业园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先生从建筑设计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主题产业园的发展背景、意义以及在未来的建设模式。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

Q:作为一家国有大型设计企业的总建筑师,您此次参加主题产业园论坛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从个人角度想得到哪些收获?

朱小地:我虽然是一家大型设计企业的领导,但也是一名设计师,日常一直接触到一些实际项目。面对全国的建筑市场我也做过具体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我发现,建筑专业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很多问题并非基于本专业内部讨论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我认为经常关注社会发展的动向、和社会各层面保持良好的互动,使建筑师得以开拓视野、增加新的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更为今后更好地创作和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社会资讯。

本次论坛的组织者正是邀请到了全国各地各个层面的专家,一同前来探讨这个目前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一次知识的交锋,以及跨界的合作。所以我非常高兴能来参加论坛,与个层面人士进行交流互动。

Q:正如您所说,本次论坛追求的是一次包括政府、学院等各层面专家的无缝对接,那您认为设计企业在主体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朱小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将某片区域的发展性质进行一种框定,例如北京的琉璃厂、中关村,上海的新天地等等,大多基于原来的文化发展脉络,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

在这种指向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中,建筑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很专业的领域,还基于对市场的敏感度,对产业自身的运营规律和商业模式的了解,然后才到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层面。在整个运作链中,建筑师尽管只负责一部分,但依然要对经济运行模式、项目所处地段、历史文化环境有所了解,在对现有建筑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小心翼翼地进行得体的工作,这才是这类项目能够成功的关键。所以说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核心是建筑师要首先判断哪种方法是最恰当准确的。

Q:从设计规划的角度来看,主题产业园应当满足哪些原则?

朱小地:虽然主题产业园的指向性很强,产业的要求也比较集中,但我认为不管是建在城市中心还是城乡郊区,都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是产业本身的聚集,而是要依托于城市大环境,从提升城市功能的角度来认识主题产业园的建设,关注满足产业所需的城市功能的各种方面的设施的完善和建立,以此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功能区,只有这样,主题产业园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这与我们现行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更倾向于建筑师,或者是以建筑师为背景的建设方、投资方参与的全新的模式。

Q:注意到您曾写过不少专著,也对建筑行业经常做一些省事,那么想请您谈谈,目前我国产业园的发展速度是否能够跟得上城市化建设需求?

朱小地:主题产业园区与我们传统理解的城市化、城市基本设施建设以及功能完善不是一个层面的工作,它应该是在城市谋求新发展的可能性的同时诞生出的一种高端业态。它的发展背景虽然依托了城市规模化和人口扩张,但实际上却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升着城市的品质,实际上它是城市未来发展可能性的表现。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发展方向主题产业园引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