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评审感言

震灾后的重建,并不只是解决灾难当地当时的问题,更多的是解决过去积累下来的问题。这客观的限制条件,让设计难度加大。 

这也是在选择一等奖时最难之处,因为它的可执行度必须严肃考虑。二等、三等及入围奖则可以有较为开放的想像空间,虽然有些瑕疵,但都有改进可能,毕竟希望激发更多的创新方案能出现,也要对未来的灾难作预案。

一等奖的Big Family,跨出个別家庭,有社区关系的观点,即便看法可能有争议,但空间规划明确,建筑体系完整可执行且简单灵活,配置调动的可能性高, 形成可供社区居民讨论的开放平台。 

另一获奖項目GARSA3,体现了专业介入与灾民间“互为主体”的观念与有效的操作方法,结合节点机构简单,有运输方便与快速施工的优势, 灾民可自力救济,能使用灾区大量回收竹木料结合简单技术,可以有效地运用在临时建筑的建设上。 

——谢英俊

跨专业的评委内部研讨,整理发掘了灾后救急与重建的价值议题以及技术考量。尼泊尔大地震直接促使很多竞赛参加者关注轻量建筑系统的使用。灾后重建通常会有几个阶段,第一是应急重建,常常使用帐篷搭建,这阶段房屋产品的策略选择与能否短时、集中投放会极端重要;第二就是安置重建,轻型的有一定刚度的建筑系统将是这一阶段的得力工具。第三将是永久性的重建,建筑物的多样性以及社会涵义会影响到长久的品质。而将临时和长期建造综合在一起,将有机会带来新的创意,应用也不会在当地制造大的材料与建造浪费。尼泊尔大地震灾后重建设计竞赛类的不少工作也可以出现在水灾、海啸、大规模火灾、人道危机等的灾后重建中。

不少竞赛者注意到了偏远地区的生活诗意,但由于很多关键建筑材料与工具无法在灾后及时提供,重建品质受到很多自然的挑战,一些有意思的尝试值得注意:提供工具箱或者提供节点,再由地方人士建造。

最后是一点建议:当竞赛成员作为陌生人去到外地工作时,当地人此时是在观察团队,通过工作的成效建立着对团队的信任。因此当获奖者的第一个项目应该是高度集成的、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并且可以通过形式美与空间带来美好希望的。理想情况下,团队可能设定一个有关未来发展的标准。

——朱竞翔

参与此次评审的过程,无疑是一场学习之旅,从一个个花了心思与时间的作品中,让我一步步的更贴近真实。专业像是奢侈的表白,如果没能贴近真实,我们又能说些什么?

作品中无论从质和量着眼,均有一定的水准,精彩的图片说明,不停闪烁的亮点想法,让此次评审过程显得格外愉快而珍贵!选择作品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永远有遗珠之憾,然而有趣的是,这种遗憾的感觉,似乎在评审彼此间理性逻辑与感性体认的交叉印证下,竟也慢慢释怀!而价值判断及取向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次成形!

在永久性作品的讨论中,BIG FAMILY这个作品,以震后不同群体或个体的组合关系,创造了三个小小聚落,建筑形式没往过度现代性的角落钻,反倒真实地反应了在地居所在材料及构筑的合理性建造上。并利用大家庭的观念充分将社会性议題融入建筑议題中,为震后建筑带入一股暖流,将家庭价值具体融入设计中,跳脱理性的构筑框架,提供灾区新型态建筑之可能!

在临时性作品中,如何在最短时间将“建筑物”在偏远山区组立起來,无疑是最重要的任务,这包括空投物件的“稳定性”及施作的“便利性”,而这种临时的居所的思考关键就在于“接头”的设计,得奖作品成功的将上述因子挤压到一个接头的设计,此接头轻巧,便于安裝,未必是最精致或稳固,却能有效搭起轻型构造物,提供至少五种不同的使用需求。“简单,便利,穏定”让这个作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二等奖原则上是一等奖的延长赛/六角形的蜂窝状多功能组合屋展现的亮眼弹性使用策略/L型在地性高的石头屋和它的动人互动角落/有机可随地形调整的竹制向心形聚落/平台竹拱的精致单体与随机布局。也在多轮讨论后渐次浮出台面。

三第奖的作品相对于一,二奖的严谨,就显得创意十足,轻松愉快,比如来自荷兰的彩虹屋,明显不可行却又如此振奋人心⋯⋯有太多的精彩在脑中盘旋无法尽述。恭喜获奖的作者,更要谢谢所有参赛团队或个人,本次竞賽因你们热情的付出而伟大,更要感谢其他六位评审的不吝赐教,能有机会同台切磋,本人满心感激!此次评审过程,透明而愉快,相信这有意义的活动,终能开花结果,齐心为灾民做出贡献!

——邱文杰

地震灾后重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终要落实到每一栋建筑上。无论是灾中应急的临时建筑还是灾后永久性的建筑,都将体现地震的烙印,反映出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建筑应对。建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回归到它的本源——人类的庇护所。为了满足基本生存要求,它需要被快速建造,要足够安全以抵御余震,要满足气候对建筑的限制,要防寒保暖御湿,要能抚慰心灵的伤痛,还要具有社会互助的功能和意义,更需要体现关爱和人文情怀。看似简单,实则是个大课题!

回顾紧张的评审过程:理性、热烈,伴随着多维视角的讨论,不断反思与推敲,甚至激烈的观点碰撞和理念交锋,真如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也令作为评委之一的我深受启发且获益匪浅!最终,经过7位评委反复斟酌评选出的获奖方案,均在某一个或多个方面集中体现出灾后建筑的本质特征,并能具有全面系统的解决策略和机智的处理手法。

A 类别一等奖方案通过一个关键节点的精准介入,利用节点设计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对当地材料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并可借助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快速建造,最大限度利用当地资源,从而保证建筑的本土特征。这种看似“轻松”却充满“智慧”的建造策略,一点介入,却全面考量,具有极大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在所有作品中被认为最具有系统性思维的方案。对于灾后永久性建筑,B类别一等奖方案通过一个强大的“Big Family”的理念,体现了建筑群组的社会学价值,其精神层面的意义传达令所有评委印象深刻。建筑单体形式简洁,富有地域性特征,建造技术具有可实施性;群体空间组织灵活丰富,“家”的理念贯穿始终,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二等奖的评选标准与一等奖类似,均着重于作品是否体现出设计理念与现实可行性之间的平衡。四个方案各有特点,代表了四种不同的设计方向,但除了蜂巢方案与文化关联较少外,其余三个作品均采用具有地域特征的材料如竹材和石材的建造方式,从而表达出对尼泊尔传统建造文化的尊重。“向心屋”作品更是直接源自对尼泊尔印度教原型空间的转译,从而在作品中注入了宗教的力量,强调了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于灾后建筑的重要价值。

三等奖及入围方案更是体现出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对尼泊尔及西藏地域文化的多重解读。只不过评委认为相对于一等及二等而言,要么过于强调理念而弱现实性,要么重实施而忽视理念的价值。但正如前面提到,灾后重建是大课题,很难也不应该通过一次评审就简单地划分设计的层级,因为从方案到现实的路径是无法准确体现在图纸里的,只有实际落地的检验才是最终评判,而且评判者不再是评委,是灾区的人民。

竞赛总要分出优胜和落选,但对于所有参赛者而言,每一个作品都是智慧和爱心的结晶,无关优劣高下。所有的作品都寄托着梦想,也都具有深入发展的可能。期望所有参赛者——无论获奖与否,都能珍视梦想,延续梦想,最终有机会实现梦想!

——袁野

灾后建筑需要的不仅仅是庇护人的身体,为灾民提供遮风避雨的栖息之所,同时它还应该能够庇护人的灵魂,成为灾民的心灵家园。这些建筑不仅可以帮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也能抚慰人的心灵创伤,激发出灾区人民重建更美好家园的动力。作为震后混乱与无助状态的亲历者,我知道灾后建筑应不仅具备“方便建造、快速建造、结构合理”的结构特点,还需要具有文化上的共识,容易被普通人读懂和接受,具有互助共享的社会意义,给人以全新的生活景象以面向未来。目前的灾后重建工作距这个要求还比较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好的灾后重建方案。本次大赛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方案,对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无疑是一个进步。

兴奋与纠结是我们过去这几天评选工作的主要状态,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方案,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灾后重建工作,给我们评委工作提供了无穷的动力;但要从大量非常优秀的方案中,要甄选出最有创意和价值的方案,对评委的智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在某些具体方案上我们纠结,还纠结了比较长的时间,但所幸我们通过认真细致的讨论,公正民主的投票,选出了我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相信它对我们的灾后重建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非常荣幸能与各位评委一起来完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费毕刚

作为评审团中唯一的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我的职责是在讨论与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分析、提供关于尼泊尔-西藏地区灾后重建中所涵盖的社会条件。换言之,就是为作品的社会性与合理性把关,确保获奖作品是对受灾地区日常生活世界需求的呈现和提交。这就需要参赛者敏锐地把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各异的人性和共通的情感,兼顾建筑的功能和质量,以及对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利用和关照。

这些理念是简单易懂的,下一步的问题就是进行操作化,并在诸多思考条件下找到辅应理念的切入点(entry point)。这是许多参赛作品的困惑所在,同时也是获奖作品脱颖而出之所在。例如,一等奖作品中的Big Family以巧妙的空间布局,将满足对核心家庭生活向往的半开放式的单体组合成一个具备社会支持功能的建筑群,我视其为个性与共情、家庭单位与社会网络的良好结合。另一个一等奖作品中,设计者专注于受灾严重的特定山区的应急学校建设,为此创造出一个操作系统——相关设备可空运、材料可就地取得、组装方便,同时对学校功能区进行开放式设定,解决了可达性、应急性和可持续性等诸多问题。在这其中,方案展现出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抓住了一个关键切入点——对结点的恰当思考,以此完美地诠释了快捷性(swiftness),可谓简单而不凡。

我在评审中还有另一重考量方式,也与其他评委在激烈且自由的探讨中表露过。面对每件作品时,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愿意住进去?这个问题帮助我在理念与经验、现实与想象、科学的方法和人本的意义、冷静的思考和大爱的关怀之间找到平衡共存的可能。建筑,终归是对人与生活的回答,即便在重灾之后,亦如此。

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们,你们的才能、智慧和创造力令我印象深刻。“历史已证明,正是设计大赛,包括落选作品,开拓了建筑的未来”(安藤忠雄),所以无论是获奖者还是暂未胜出的建筑师们,请相信,你们就是未来。

作为评委的我们,并不想输出规范或方向,而是希望各位从我们的选择上,看到一些建筑师在面临大地和人类社会遭受重大创伤时的价值坚守:爱、尊重、敬畏,以及专业。

谢谢!

——孙瑜

尼泊尔经历了一个可怕的恶梦、人们在度周末时一个超过汶川大地震还大的地震撞击了 Barpak。有个1300个家庭的房子几乎扫在地上。整个国家几千人身亡,几十万个房子倒塌。很多农村地区几乎变成了废墟、太可怕了。这时候GARS站出来为尼泊尔千家万户的家庭为他们倒塌的房子重新修建一个安定的房子开启个运动。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设计师、建筑师都参与了这运动。整个过程温馨公正。很感动有那么多有爱的人都想帮助灾民重启家园。相信这些方案为尼泊尔重新站起来会有一定作用!

——Sujeet Babu Shrestha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设计方案灾后重建尼泊尔评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