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解读各地小户型先锋设计

市场普遍认为,设计小户型面积时,要强调舒适度和实用性,还有周围环境及设施配套,这些都为小户型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对于户型的单体设计,同样是60平方米或者是70、90平方米,最后它所形成的户型平面布局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小户型不能因为它受面积的限制就损失或者放弃一些应该有的功能,也不能降低舒适度,应该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有限的面积内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中国香港:每寸空间用到极致

喜欢追捧香港电视连续剧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剧中的祖孙三代人都是住在“鸽子笼”般的小公寓里,但却好像生活在豪宅区一般舒适。

其实,这并不是错觉,实际上,绝大部分的香港人都是居住在90平方米以下的小单位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中小户型产生大空间的感觉。

在户型设计上,港式的小户型单位虽然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设计理念,但同时也以“按需分配空间”为原则。如果在家就餐不多,就对餐厅面积进行压缩,基本上餐厅的位置只占客厅的一个角落。同时有的设计甚至是把多余的隔墙去掉,采用开放式大空间,中间靠家具、屏风分出层次,香港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能够设计成三房两厅一厨两卫。

但由于面积小,加上实用率只有70%,因此,从舒适的角度衡量,香港的小户型住宅确实显得舒适度有点不足。这包括,客厅因空间狭小而将沙发改成袖珍型的,电视柜的上方也设有储物空间,飘窗台甚至成了非固定的座位等等。总之,实施的是一寸空间也不浪费的原则,因此,单从舒适的角度看,香港的小户型属于是袖珍型的豪宅,但你却不得不佩服其设计的合理。

一般而言,香港的小户型两房单位平均每户面积约60平方米,一些40平方米的单位为了迁就居住人口的需要也是设计成两房,一些65平方米的单位则可设计成三房。这样一来,在仅有的空间内,就强调布局的精巧了。据了解,香港很多的卧室套内面积是按“1.9米×2米”设计的,就只能放三件家具:一张床、一张小书桌,还有一个小衣柜。一些房间的床甚至是书桌都是架在外飘式的飘窗台上的,虽然空间相当狭小,但有一种五脏俱全之感。

香港的楼盘大部分在一个平面上全是中小户型,可以满足整体采光的均好性,虽然有部分单位会出现黑厕,但厅房和厨房的采光都相当好,尤其是厅房,鲜有出现凹位采光不足的缺陷。

香港的开发商在户型面积上难以发挥豪气,转而在园林、会所等小区配套上做足了功夫,特别是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利用公共空间的优势来弥补私人空间的不足,将小户型单位做成了精品盘。

新加坡:除厨卫都是敞开式设计

新加坡地处热带,因此房型设计非常有特点,尤其是在中小户型的设计上,往往一套房间除了厨房和卫生间外,都是敞开式没有隔断的,这就给房型设计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

同时,由于房间对通风要求较高,当地的阳台往往非常大,对厅的要求反而不高,阳台与厅相连,使房间较大幅度延伸出去,且侧面通风,楼下邻居家的采光也不会受影响。这种敞开式的中小户型在当地相当受欢迎。

当地的商业中心周围的住宅户型相对大一些,一般为家庭居住,以套内面积70~80平方米的两房为主。

相对地,在商务中心周围则分布着更小一些的小户型,面积在40平方米到60平方米,居住在那里的多是白领,他们平时一般不在家中招待朋友,因此不需要大客厅,卧室却偏大。采用敞开式的布局以及把客厅面积缩小,可以给户型设计带来相当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更符合小户型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过去经济困难时坚持小户型低房价,人们容易理解。后来经济发展了,到2004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万美元,仍然坚持供应较小的户型,证明他们认识到坚持供应小户型住宅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也正是我国目前倡导集约型社会可以借鉴的地方。

日本:高收入者也爱住

日本地少人多、物资短缺。长期以来在住宅建设方面坚持小面积、适用舒适的理念;开展对居住行为和家庭人口结构的研究;无论是住宅设计还是产品都做得很精细。特别是日本的集合住宅(在一起建造的住宅。一般在形式上分为高层、中层及低层三种)和相应配套的产品认定、性能评价以及住宅产业化的一系列措施和已达到的水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日本,一户高收入的家庭住八九十平方米的房子,也是很普遍的。日本住宅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小。但日本注重居室收纳,储藏空间非常多。

比如说,日本的建筑法规规定1.4米以下房间不算建筑面积,所以很多开发商就把它做满,做到1.4米的房间。这样的空间不能进人,但是可以作为储藏间。储藏间设计得比较充分,有利于房间的整齐划一。单独的储藏间的利用效率非常高,几个面都可以放东西,架子搭得整整齐齐,方便归置东西,正是这些设计增加了日本中小户型的实用性。

比起中国的住宅,日本的户型设计在功能区分上有三个特色,一是厨房位于户型中部,多为开敞式与半开敞式。二是卫生间常按使用功能分为洗浴、化妆、如厕三个各自独立空间,使业主拥有了完整的卫浴功能。日本的住宅面积虽小,但储藏空间丰富,且设置位置考虑周到、分类明确。

总的来说,日本住宅重视空间的流动和视线的贯通,户内面积虽小,但门窗洞口及动线的巧妙设计,使得室内空间显得丰富,做到了小中见大;再加上卫生间的合理分布、储藏空间的有效设置,使住宅空间的利用率高、舒适性强。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小户型建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