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措施

保障房建筑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住建部发布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相继开工建设,这是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举措。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由于保障性住房是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因此,建筑利润空间就相对较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化控制也就相继成为了研究热点。

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措施: 

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控制措施:

(一)事前控制,主要是从项目的设计、招投标阶段进行控制。 

1、设计阶段:勘察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阶段 

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制度.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开发单位在委托设计时应大力引进竟争机制,加强管理工作.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从而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准确性,避免因设计质量问题,出现的工程洽商.同时通过招投标还可能选择到优秀的设计方案,避免因建筑产品设计落后,影响销售,造成资金长期得不到回收,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的事情发生. 

实行限额设计,设计前开发建设单位根据当地造价主管部门发布的平均造价向设计单位提出限制单价。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2、招标阶段:施工、监理单位招标,材料采购招标 

工程招投标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 。在招标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证的原则,通过招投标引进竟争机制,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可以选择到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通过材料采购的招标工作也可采购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 

(二)事中控制,主要是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及室外配套阶段。 

1、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加强图纸会审,将工程变更的发生尽量控制在施工之前,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核管理工作,以求得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因设计考虑不周或失误给施工带来变更,造成经济损失. 

2、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杜绝不合理的设计变更.对确实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首先分清变更是那方的责任,及时进行经济处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由于设计人责任心不强所发生的变更,从而杜绝施工单位利用设计变更增加工程 。 

3、施工过程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一是审核并确定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单位的监理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工期进行编排施工进度和组织人、材、物。二是严格控制工程签证,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三是严格审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四是做好材料的供应,所有甲供的材料施工单位都应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提供材料计划,方便采购调度。 

4、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严格按规范进行质量管理,避免出现因质量问题出现的返工现象。 

(三)事后控制:工程结算阶段。 

工程造价结算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关键环节,也可以说是最后一关。在这一阶段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归集、审核签证、变更资料。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实,做到实事求是,合理计量。审核时应作好调查研究,审核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见有签证即给予计量,杜绝和防范不实际的开支。 

2、核准工程量。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按照甲乙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的约定,根据竣工图结合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认真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该增的增,该减的减,实事求是,公平合理。 

保障性住房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将实惠送给了中低收入群体。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措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