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大赛评委介绍

北京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世界建筑》主编张利(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吕舟(左)

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熙(右)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荣誉教授、荷兰设计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负责人亚历山大·佐尼斯(左)

Archdaily 主编戴维·巴苏尔托(右)

阿卡汗奖全球总监法罗· 德拉沙尼(左)

西班牙规划师、建筑师、哈佛设计学院 GSD 教授、前巴塞罗那市总规划师胡安·布斯盖兹(右)

出席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终评活动的评委有:Archdaily 主编戴维·巴苏尔托(David Basulto),西班牙规划师、建筑师、哈佛设计学院 GSD 教授、前巴塞罗那市总规划师胡安·布斯盖兹(Joan Busquets),阿卡汗奖全球总监法罗· 德拉沙尼(Farrokh Derakhshani),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吕舟,北京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荣誉教授、荷兰设计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负责人亚历山大·佐尼斯(Alexander Tzonis),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世界建筑》主编张利,其中,胡安·布斯盖兹与施卫良担任此次评委联席主席。方案征集评委之一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张永和通过视频进行了作品评价和阐述。

评委简介(按姓名字母顺序排序):

戴维· 巴苏尔托

ArchDaily创始人、主编 

戴维·巴苏尔托毕业于智利天主教大学建筑系,是ArchDaily的创始人和主编,该网站总部位于智利圣地亚哥,在全球具有英语版、西班牙语版、葡萄牙语和中文版,在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和秘鲁设有办公室。ArchDaily的任务是“为那些致力于在未来40年间向城市中生活的30亿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的建筑师们提供灵感、知识和工具”。 戴维·巴苏尔托同时也是建筑双年展、展览的策展人、杂志编辑,以及众多国际设计竞赛和建筑奖项的评委。他曾任第17届智利建筑双年展的评委团成员之一、第17和18届美洲双年展智利展的协调人、第44届克罗地亚建筑沙龙的评论嘉宾、2010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青年建筑师联盟青年建筑师奖项的评委、2016年圣保罗双年展X Iberoamerican 智利部分的协调人、2012-2015年世界建筑节评委、2014年WA中国建筑奖评委、美洲国际顾问委员会密斯克朗厅建筑奖的创始成员。最近,他策展了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北欧馆。

法罗· 德拉沙尼

阿卡汗建筑奖全球总监

阿卡汗建筑奖全球总监法罗· 德拉沙尼早年曾在伊朗国立大学学习建筑与城市规划,并曾在巴黎建筑学院求学。自1982年起,他为阿卡汗建筑奖工作,并致力于研究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建筑。他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讲,举办国际研讨会、展览、合作、工作坊。与此同时,在众多的国际竞赛、建筑院校的评审中,他担任评委,并主持出版了大量建筑出版物。

胡安· 布斯盖兹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教授 | 西班牙BLAU, BAU事务所创始人 | | 2011年伊拉斯谟奖获奖人

胡安· 布斯盖兹是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系第一位马丁· 巴克斯包姆教席教授。在加入GSD之前,他于1979-2002年在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下设的巴塞罗那高等建筑学院(ETSAB)担任城市规划系的教授。 作为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布斯盖兹曾在1983-1989年出任巴塞罗那市总规划师。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他参与了新城市中心开发项目和现有街区改造项目。1969年,作为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实验项目的创始人之一,布斯盖兹曾长期研究巴塞罗那和其他南欧城市的棚户区,还因此获得了1981年的西班牙国家城市规划奖,并因为莱里达旧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在1981年再次获得这一奖项。布斯盖兹还曾参与了海牙、里斯本、马赛、鹿特丹、新加坡和圣保罗的城市战略规划。2002年,他的团队赢得了意大利里雅斯特La Lanterna国际竞赛和荷兰兰斯兰德城市中心设计竞赛。2000年,他为西班牙托莱多制定的城市复兴战略和出版的相关书籍获得了西班牙国家奖和2000年的欧洲古比奥奖。 由胡安· 布斯盖兹教授于1989年创立的BAU是一个包含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业务的事务所,在过去的20年中,BAU因为在公共领域成功实施的多项综合设计而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从2004年起,布斯盖兹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参与了众多中国项目,涉及宁波、南京、北京、武汉、天津、上海、日照和深圳等地。 近年来,布斯盖兹被授予了世界知名的伊拉斯谟奖(2011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筑设计国家文化奖(2011年)和法国城市规划最高奖(2012年)。

吕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副主席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 

吕舟教授一直从事建筑历史教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持了大量国家重要文物保护工程和规划项目。他曾多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国家文物局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等奖项。2006年获得意大利总统颁发的“仁惠之心”骑士勋章,2013年获得ICCROM Award,表彰他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

施卫良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施卫良作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对于城乡空间战略发展研究、总体规划编制、规划体系综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交通土地协调发展、城市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理论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东部及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顺义新城规划》《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项目编制工作,主持的项目曾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银奖,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奖,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奖。曾获得“首都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玉熙

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玉熙, 2000年入职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2013至今,出任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始组织实施白塔寺片区旧城更新项目,于2015年提出“白塔寺再生计划”,使得白塔寺片区更新获得广泛关注。2016年,推动白塔寺院落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征集活动,进一步从建筑设计与创意角度讨论白塔寺及北京旧城更新问题。

亚历山大·佐尼斯/Alexander Tzonis 

清华大学建筑理论学教授 |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 荷兰设计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负责人 

亚历山大·佐尼斯是世界著名的建筑理论家,40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他将建筑理论、历史与科学、人文等因素综合在一起,所提出的“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是过去20年中建筑理论界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自1970年代以来,佐尼斯教授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2册,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有多部著作和文章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日语等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的建筑领域广为流传。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 |《世界建筑》主编 | 简盟工作室主持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张利的主要学术方向为建筑思想与评论,重点关注东方哲学的当代诠释。 张利与简盟工作室团队近年完成主要作品有:北京南锣鼓巷访客中心暨“左右时代”(2014-2015),玉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2010-2013),宁波工业设计街区暨和丰创意广场(2008-201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及地区馆(2007-2010),中国第7届花卉博览会北京主场馆(2007-2009),金昌市文化中心(2003-2008)等。 张利与简盟工作室团队近年获得主要奖项有:意大利ArchMarathon文化与艺术建奖(2014),英国AR+D新锐建筑奖(2013),新加坡世界建筑节展览建筑组入围(2013),中国建筑学会创作金奖(2014),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2012,2008),住建部勘察设计一、二等奖(2012,2010,2008),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09),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8),荷兰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设计竞赛一等奖(2007),等。 张利现任或曾任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2013-),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实践教授(2012),新加坡国立大学新亚洲建筑大师班教授(2010)。2014-2015年,张利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场馆规划与可持续性负责人,先后在北京、洛桑和吉隆坡向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主题陈述。

张永和

著名建筑师、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 同济大学教授 

生于北京,1984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1993年在美国与鲁力佳创立非常建筑。荣获过诸多奖项,如1987年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美国“进步建筑”1996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2006年美国艺术与文学院的学院建筑奖等。出版发表过多本书籍和专著,包括《绘本非常建筑》《图画本》《作文本》、Yung Ho Chang/Atelier Feichang Jianzhu: A Chinese Practice(英法双语),Yung Ho Chang:Lucechiara,Camera Oscura(意大利语)《非常建筑》等。曾多次参加国际建筑及艺术展,如2000-2008年先后5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及艺术双年展,并曾担任2013首届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2005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以及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联合策展人。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现任同济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教授,2005-2010年担任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1999-2005年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伊利尔· 沙里宁教授教席。2009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香港分会荣誉会员。自2011年起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评委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