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王澍:获奖的隐客

建筑师 王澍

杭州建筑师王澍的特立独行在建筑圈是有名的。当他的许多同龄建筑师在海外学习,使用西方的方式和数码技术进行设计的时候,他仍然只使用铅笔设计建筑构图。他和妻子、另一位建筑师陆文宇将他们的设计公司取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用以标榜他的建筑设计只是一种乐趣和爱好,而非为了建筑设计获利。

即使在他2012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他的一些同龄建筑师对他依然知之甚少,四川建筑师刘家琨和北京建筑师朱锫,这些成功的建筑师,都表示对他“不熟悉”和“交往不多”。乃至一段时间内,国内建筑界因为普利兹克奖重新去认识王澍和他的建筑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临时性的时代中,现代建筑所用的材料都不是为了持久,而是为了让你快速消费,消费完了以后就烂掉,你就准备要第二个房子。它是在一个生产消费当中,让你来反复地消费和浪费,不浪费就没有消费,这就是现代社会。我现在探讨比较多的是,很多人说的传统,其实是另外一个体系,更加接近自然材料系统的这个体系,这个体系里的持久性怎么去做,是我感兴趣的。”王澍形容他的建筑工作是自然和传统的重新缔造。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王澍都是建筑界的隐客。他的工作重点是教学,自从2000年起,就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院长,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专业学院,但他偏安于此。他和他的业余工作室的项目集中在杭州附近的二线城市,并且严格意义上,项目都算是小巧玲珑。

精巧而又简朴,充满传统的语言和现代性的对话,是王澍作品的风格。他为苏州大学的“文正学院图书馆”设计了一系列的展览厅,并且让它们部分处于地下。部分原因是四面环水,并且抵消附近的山和湖之间的高层建筑的压抑感。从被拆毁的旧建筑收集石料和瓦,用于他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而他为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象山校园”的屋顶,使用了从传统的住房收集的大约200万块瓦片。

由于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这相当于进入世界建筑界的通行证,作为第一个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中国建筑师身份,这象征王澍迈入建筑大师的行列,但对于这位48岁就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年轻建筑师,似乎显得过于沉重了—相比之下,1917年生于广州的贝聿铭,在美国度过了他的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他60多岁的时候才赢得这个奖项。

即便获得了大奖,王澍的工作重点依然是教学。他的设计工作室,仅仅把建筑方面的业务从原先的每年一个提高到两个。尽管他获得了更多的知名度,但似乎对于建筑界最赚钱的项目高楼大厦没有什么兴趣,他多次拒绝了大城市里的高楼设计,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高楼大厦是一个城市建筑没有灵魂的表现,他更热衷于与自然环境相生长的小型项目。

可以说,王澍是一种偏向于批判先锋的前卫,他并不认同用最科技的材料塑造出一个怪异的城市结构,并用它们来彰显一个城市的现代性。相反,他也并不是为那种僵死的传统代言。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他把充斥着高楼大厦的中国城市形容成充满“怪兽”的都市,他更希望扎根乡野,找到中国传统与现代设计能相融合的部分,而不只是混凝土和钢铁架。

“整个社会对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完全丧失了真实的情感。我们只是习惯把"传统"这个词挂在嘴边,但传统对中国现代人应该说没有任何意义。”王澍对媒体说道。他几乎不像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其他明星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或弗兰克·盖里那样,拥有自己豪华的办公场所、庞大数量的雇员、遍布全球的地标型建筑,但他的实验性的工作显然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即使在全盘商业化的建筑业里,倡导手工业和非标准化的操作,仍然能够获得成功。

“在建筑方面,我只是一个匠人或业余爱好者。”这是王澍一直宣称的。“业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为兴趣而做,不掺杂功利。“业余”还是一种价值观,那种“扎根于生活的朴素和自然”,那些没有建筑师的民间建筑,反而更打动他,“好房子,就应该像它该是的样子。”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获奖王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