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滨海景观研究综述

摘要:滨海景观已经成为滨海城市的一大亮点,其所带动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成为了滨海城市一大经济支柱。滨海景观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滨海景观的设计、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滨海景观生态格局及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滨海景观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指出不足之处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启迪的作用。 

关键词:滨海景观;景观设计;植物;可持续;文献综述 

1 概述 

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全球环境的恶化,雾霾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如影随形的噩梦。同类城市中,滨海城市的空气质量就明显优于其它,因此,滨海城市成为了人们趋之如骛的旅游胜地甚至是第二故乡。滨海景观也成为滨海城市的明片。那什么是滨海景观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景观?《圣经》旧约全书中景观和汉语中的“风景”、“景色”相同。艺术家把景观等同于风景,作为表现和再现的对象;建筑师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背景;最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建筑、小品、园林绿化等。滨海被理解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范围,它是陆地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滨海景观也属于滨水景观的一部分,它是相对于滨河景观、滨湖景观、滨江景观而言的,是按照陆地毗邻水体的性质不同而划分的。 

滨海景观即为在有海洋存在的陆地区域的滨水区中所表现的景观构成。它是指城市临海的、海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带状区域。其范围一般以滨海大道为基准线,向陆侧包括与滨海大道相连(邻)的开敞空间及具有一定特色的街区,向海侧包括滨海大道与低潮线之间的陆地部分、近海及对景观有一定影响的近海岛屿。 

2 国外滨海景观研究现状 

国外的学者对滨海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滨海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如Nam Hyeong Kim对滨海景观评价提出技术方案,通过SD方法和问卷调查法,提出滨海景观设计应该考虑一致性、安全性、田园风光及空间性,只有在设计滨海景观时考虑到这些因素,人们才能感受到更多的享受、舒适和方便。有些学者意识到滨海景观的开发使人类正面临着一场环境危机,因此,对滨海景观中所涉及到的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期望能找到解决办法。 

M.Malavasi.R.Santoro .M.Cutini.A.T.R.Acosta.M.L.Carranza通过对意大利北部1954、1986和2006三年的海岸沙丘的土地覆盖图进行对比,发现海岸景观结构和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海沙丘的生境面临着生存危机,为此,他们找出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Roben Costanza, Fred H.Sklar, and Mary L.White认为滨海生态系统的价值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但是滨海生态系统的环境正被人类活动所威胁,他们对沿海景观建立动态模型,希望能帮助人们认识到滨海所面临的困境,并能帮助滨海维护好原有资源。R.Otto,B.0.Kru "si,F.Kienast提出滨海景观的退化与土地使用的变化有关,因此,对滨海景观的开发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规划,而不应该随意开发。Jacqueline M.Hamilton指出人们已经了解天气对一个旅游地的影响,而忽视了一些其它因素对滨海旅游的作用。滨海景观以及其它滨海特性对旅游地的住宿价格涨落有着重要的影响。HAKAN ALPHANK.TULUHAN YILMAZ提供了一种远程遥控技术来监测地中海沿岸的滨海景观的环境变化。 

滨海景观与旅游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有许多沿海城市正因为美丽的滨海景观,才带动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其主要的经济产业。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国外学者对滨海旅游开发过程中如沉积物的改变对沿海安全的影响及海岸土地需求和管理,海滩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及预测和沿海开发的经济评价等研究颇为关注。 

3 国内滨海景观研究现状 

我国大陆海岸线白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km。此外,岛屿海岸线长1.4万多km,大陆海岸线总长3.2万多km。我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150个,多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对水有着本性的喜爱,那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的海滨城市,往往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旅游胜地,如山东大连、广西北海、海南三亚等。人们对滨海的趋之若鹜,不仅能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同时也会对城市滨海景观带来机遇和挑战。目前国内对滨海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3.1 滨海植物种类的研究 

对滨海植物的研究主要分为3个方向,一种是对滨海植物中的代表性植物进行研究。海南大学的吴庆书详细的介绍了热带滨海的特有树种――红树林,对其进行生理特性分析,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第二种是对滨海植物种类的选择研究。于东明等通过对山东省6个城市滨海景观植物现状的分析,找出园林植物运用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滨海景观的地域特点,提出了滨海景观植物选择的原则及建设建议。林广思从华南滨海地区土壤的特性出发,强调滨海地区植物应该选择抗风耐盐碱的树种,并指出了该树种的种植设计要点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余志金从滨海植物中的地被植物角度出发,选择了7种耐盐碱的地被并加以介绍和应用研究。侯清等以我国海南热带滨海城市为研究案例,在调查滨海城市及其附近的乡土植物群落树种和表现优良的外引树种基础上,遴选抗风性能和景观等特性均表现优良的树种,作为建设海南热带滨海城市防台风防护林的主要植物材料。汪永华将Forman和Godron提出的基于植被f或土地利用)的景观分类方法与中国特有的土地类型分类方法相结合将海南岛东南海岸带景观分为植被景观、农田景观、湿地景观、建筑景观与其他景观等5种,并详细列出了各类景观的植物种类刚。 

3.2 滨海植物造景研究 

卞阿娜通过对华南滨海耐盐园林绿化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详细记录植物种类名称、生长状况、盐害程度、生境特征及周边植物种类:采集土壤和水样测定含盐量,对该地区盐碱土绿化植物的耐盐范围进行测定评价,筛选和发掘华南滨海耐盐园林植物资源,并应用于厦门海湾大道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口。李征宇等以植物生态学为理论依据的三亚湾滨海绿带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设计出发,提出了热带滨海城市岸线绿化的方法。

3.3 关于滨海景观设计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滨海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海景观要素、滨海景观分类、滨海景观结构、滨海景观风格以及结合地域性特点来进行具体滨海景观设计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杨明指出,特色滨海景观设计要运用海水要素、海上设施要素、滨海景观要素、道路要素、气候要素、文化要素来进行设计。余显芳等对景观类型的划分、类型的描述和景观系列之间的联系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华南海滨的景观找出了初步的途径。杨定海等对三亚湾滨海景观带的植被、结构、功能及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三亚湾滨海景观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结构调整人手,提出了完善功能、合理引导人流活动、保护生态植被、形成稳定滨海景观带的发展策略。冷川亮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且美观艺术地设计滨海景观的空间。李玉萍从地域特色、历史特色、人文特色、国际风格和人文景观特色来探讨大连滨海景观应该打造的滨海景观风格是什么样的。陈福忠以滨海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为依据,对鼓浪屿滨海景观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其白然、地理、人文、空间环境等因素出发,深入分析鼓浪屿滨海白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现状以及滨海景观设计的形式,提出鼓浪屿滨海景观所面临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滨海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刘程程以烟台滨海景观为例,在对烟台现有的滨海景观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的同时,并与周边滨海城市相对比,探索和研究适合烟台特色的滨海景观设计。张燕对青岛市3个滨海景观区的景观设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各白不同的特点,探究滨海景观设计现状、原因、设计规律、优缺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总结出滨海景观设计的原则,为以后的相关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3.4 关于滨海景观的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政府在大力开发滨海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滨海景观被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贺瑶(2013)、于东明等(200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析了滨海景观带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滨海景观带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总体效益最大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郭婷婷等从海洋工程的角度对滨海景观进行评价,最终达到保护滨海景观的目的。也有学者关注滨海的景观格局和景观生态建设。 

3.5 关于滨海景观政策方面的研究 

任京燕等通过日照市北部海岸线景观规划实践,从规划内容、方法及实施途径,着重论述滨海景观规划中的管控策略对景观开发建设管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探讨景观管控策略框架的内容及可操作性。 

4 小结 

综上所述,国外对滨海景观的研究开始注重环境的保护,外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过渡开发滨海景观,给环境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正在积极地探索如何在发展和保护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目前国内的研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滨海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国内的案例人手,然后运用景观设计原理或生态原理等进行设计,有闭门造车之嫌,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经验再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研究。第二,关于滨海景观的可持续研究已进入国内研究者的视线范围,但是研究力度与速度和国内滨海景观的开发力度及破坏的程度比还不够。这方面国外学者研究的比较多,他们大部分的关注点都在对滨海景观的保护上,因为他们看到城市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都给滨海景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在发展的基础上又能保护滨海资源,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的数据和理论研究,这方面中国的学者比较欠缺,值得我们学习。第三,目前滨海景观带的开发和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少,这才导致了有些城市滨海地带的建设处于无序状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健全。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滨海景观建筑设计研究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