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鸟巢:外国建筑师的中国元素

和央视新楼一样,“鸟巢”同样也是一个投资惊人的建筑,除此以外,这座建筑还有一个令国人欣慰的地方,就是这座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抽象的菱花隔断和冰花纹瓷器。

怀揣着创办一届史上最为成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梦想,中国各界似乎都把与奥林匹克相关的行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压线”。奥运会各主要体育场馆的设计招标工作因此在公开、公正、公平的背景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概念设计方案。在这场被称为国际建筑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上,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最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加了进来。这些建筑大师们似乎都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当做他们一试身手的绝佳机会,他们摆脱了不必要的包袱,渴望着把当今最优秀的规划设计思想嫁接到中国。

按照规则,国家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格预审;第二阶段为正式竞赛。2002年11月,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最终确定了国内外14家设计单位进入正式的方案竞赛。次年3月,最终参与竞赛的全球13家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联合体,将他们设计的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送抵北京。其中包括2个境内方案、8个境外方案和3个中外合作方案。

国家体育场方案评审委员会由13名委员组成,其中国外6人,国内7人。他们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中国体育建筑设计专家梅季魁,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体育主任楼大鹏,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工程部部长平乐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黄艳,荷兰著名建筑师库哈斯,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法国著名建筑师卢威尔,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泰格利亚布,法国著名建筑师佩拉特,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马第尔。显然,评审委员会的委员都是国内外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评论家、体育专家、结构专家、奥运会组织运行专家以及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代表。

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反复比较和认真筛选后,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选举出3个优秀方案,分别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独立设计的“浮空开启屋面”方案和由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天空体育场”方案。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又以压倒多数票推选“鸟巢”方案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在讨论“鸟巢”方案时,共有8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1票作废。在国际建筑竞赛中,一个方案能获得如此多的共识,实属少见。

为征求公众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又将全部13个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公开展出。展出历时6天,征得观众投票6000余张。其中被中外评委重点推荐的“鸟巢”方案获票最多,为3506张;“浮空开启屋面”获票3472张,名列第二;“天空体育场”获票3454张,排名第三位。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评委们的评选结果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这在北京是不多见的。看来奥运会的举行不仅圆了中国人的奥运梦想,更是一场“洗脑”运动,给以后中国的公益建设项目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当然,仅仅依靠一场体育赛事的举办就能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是绝无可能的,如果没有自身制度的建设,恐怕还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鸟巢中国元素外国建筑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