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和设计

图片来源:互联网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城市的高速发展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以及管理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城市建筑色彩作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建筑上,很多城市都存在这色彩泛滥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城市建筑的色彩规划成为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

1.缺乏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影响区域建筑协调

城市建筑常常因其功能或个体喜好等因素的不同而各自使用异样的色彩,为突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少设计师过分关注单个建筑,往往将自己的作品打扮得五颜六色,却不考虑和周边景观色彩的协调性,很多城市逐渐被涂抹成了难看的“大花脸”,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筑色彩的整体性,致使城市色彩杂乱破碎,缺乏统一的色彩韵律。

2.色彩语言运用雷同,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色

城市建筑色彩是以城市的文化为背景酝酿和发展的,色彩的运用应当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但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使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而现代传媒及便捷的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屏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色彩的时髦趋势。有专家无奈地表示,近些年出差去很多地方,除了在宾馆休息外,都不太愿意到城里走动,“反正走到哪个城市都一样”。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色彩设计中这种趋势尤为强烈,写字楼采用相似的玻璃幕墙结构,商业建筑色彩大同小异。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被抹去,留下的只是色彩越来越雷同的城市建筑。

3.传统建筑色彩迅速萎缩,新的城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得色彩自由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量优秀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取代的是体量巨大、色彩各异的现代主义建筑,城市传承的色调被破坏,新的建筑色彩没有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在一些具有相当历史的城市中,历史遗存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冲突性较为明显,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色彩上,都没有解决好与历史文化的延承与衔接的和谐,甚至有因建设现代城市而毁灭性地破坏历史遗存的现象。

4.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环境缺乏关联,“光污染”和色彩“实验场”倾向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改变自身形象、打造“标志性建筑”的愿望非常迫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缺乏先进理念,为了彰显“现代性”,盲目地贪大求洋或互相攀比,将一些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初期流行的元素照搬过来,比如过度使用玻璃幕墙等极易造成“光污染”的建筑材料。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必要性和建议

1.必须建立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体系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评价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既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依据,也是对规划设计成果的检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的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视觉美学层面,另一个是文化层面。视觉美学层面的评价主要以色彩学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建筑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判。即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的基本属性出发,根据色彩的调和、对比原则,对由城市各视觉元素所组成的色彩景观是否美观、和谐进行判断。文化层面的评价主要是从地方人文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是否具有特定的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对城市是否适合以恰当的方式突出和呼应这种表达文化性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

2.必须强化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控制与管理

色彩是一个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改善的经济、快速而有效地手段,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手段使之真正有利于城市建筑色彩科学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只有尽快将建筑色彩控制指标体系纳入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中去,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在各类功能区中应该分层次、分系统细化色彩控制导则。根据各功能区内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要素,制定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力度突出色彩标志性、强化分区特色的同时,量体裁衣地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管理。住宅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其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部分之一,可作为城市背景色彩,且其操作性强、易于实现、能大幅度改善城市总体色彩,因此应从严加以控制。公共建筑造型富有个性,可丰富城市特色、增添城市亮点。如北京2008国家体育馆,外立面采用透明的玉绿色玻璃纤维板,为建筑表皮构成富有个性的有机形态,象征着中国古代红山文化的双联壁,充分体现了人文绿色和科技奥运的这一主体精神,为奥运建筑增添了亮点。

3.建立规范的色彩规划管理系统与反馈系统

制定完善的色彩规划审批机制,编制统一规范的建筑色彩报批标准格式,以规划色谱为标准,从构筑物的外观、材质、色彩等方案严格把关,以法规的形式有效地控制引导城市色彩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建筑色彩的批后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加上效果图上的理论色彩和实际建筑材质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别,批后管理人员往往难以把握审批情况和实际建设之间的差异,因此,在以规划色谱为标准的色彩审批程序之后,也应该加强批后管理人员的技术配备,在建设过程中跟踪监督、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成果的管理和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经过大力气修缮和改造的长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太平街,风火墙、青砖青瓦、麻石路、木构门窗……再现了长沙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

三、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

1.创造“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

如今,城市这个特殊的集合体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同时也在面临着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此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所在。

2.符合城市整体设计的要求

建筑色彩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其使用和规划原则必须符合城市整体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城市作为一个集体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其内部必然有一定的秩序、法则,建筑的色彩运用必须遵守这种法则,要识大体、顾大局。曾几何时,建筑师们只考虑单体建筑的造型和色彩,忽视了它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和与环境色彩的联系。同时,政府规划部门在作规划是也要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给未来建设和规划留有空间,不能只顾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绩。

3.符合特色和地方性的需求

能够让人喜爱和记忆深刻的城市一定有其显著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建筑和设计都在相互模仿,风格和样式也趋于相同,因而,失去了应有的特色和光泽。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城市只有靠其特色才能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才能为其招商、旅游、承办会议赛事提供保障,带来效益。好的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能够最直接的体现出城市的浓厚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

四、结语

城市是服务于广大居民的,城市的存在不仅仅为人们的生活和居住提供住所,而且是人民群众学习与生产的主要环境,所以,城市色彩的规划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还且还应听从广大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色彩的标准进行执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到设计中能够将建筑的艺术美得到真正意义地展现。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色彩规划城市色彩设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