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环境色彩设计
来源:网友十年投稿 2016-09-29
图片来源:互联网
建筑室内环境是由墙体、地面、顶棚等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墙体、地面、顶棚构成了室内硬环境。而室内陈设物(植物、装饰物)构成软环境。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离不开光、色、形质等基本要素。环境决定着室内空间的主体以及主体的色彩。室内环境中具有多种背景与物体色的组合,如墙面、地面、天花(顶棚)与家具、纺织品、灯具等形成多层次的色彩环境。在这种多重组合的色彩关系中,应恰当地确定色彩的倾向。
一、室内的色调
组成室内环境色调的往往是室内空间中的主体所具有的色彩。由于墙面、地面和天花占据了空间的大界面,作为背景色很容易获得色彩的基本调性,家俱和其他陈设作为空间的物体色,与之互相对比、协调,构成室内有机的色彩空间。室内各部分的色彩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在慎重选择和确定总体色调的同时,还应细致地考虑各部分色彩变化以及与主色调的协调关系。室内的总体色调取决于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面积大小之间的配合关系。
室内的色调与使用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们步入餐厅时,所感受的室内色调既不能太强烈、令人眼花缭乱,也不能灰暗沉闷。应选择对比、协调兼而有之的颜色,纯度宜偏中性,明度适中,色相宜偏暖,使就餐者在良好的色彩氛围中充分品尝美食佳肴的“色香味”。而学校和科研等空间环境的色彩调性应强调和注重文化性,应不同于大众性的公共空间色调,后者在室内色调的处理上强调大众口味,色彩一般以中性色为主。在室内色彩设计中注重环境的功能性、文化性和人的情感因素。
二、居室环境的色彩设计
居室环境即居住类室内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最为密切和直接的关系。居室环境空间给人以“居住”感,人在其中可以获得任何环境无可比拟的轻松、自由和随心所欲,而且有浓烈的情调,是属于自己的环境空间。这种空间的环境色彩设计,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加以规范,应以居住对象的要求作为色彩设计的依据,从不同对象对色彩的心理需求、个性特征以及室内的其它设施等多方考虑,进行色彩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居室环境的色彩设计不仅应符合使用功能要求,且应顾及人们的心理、生理、文化、修养等各种因素,以发挥色彩在环境中的特长。
起居室作为家庭最主要的活动中心,既是会客、迎宾的场所,又是家人共聚共享之地。起居室的墙面、地面、顶棚以及沙发、茶几等家具构成了色彩设计的主要对象,也是居室空间的主体色彩,对它们的色彩选择尤为重要,因其占有空间的面积大,直接影响起居室的总体色彩效果。一般,以起居室的空间大小决定色彩的倾向与色调,小空间起居室的色调以淡雅为宜,常选用高明度的色,以达到在视觉上扩大空间感的效果;大空间居室可选择中性色调,有时也可采用低明色调,主要应以色彩本身具有的调节作用作为选择色彩的参考依据。起居室的环境色彩常采用色调明快、热烈的色彩搭配关系,色彩可倾向多层次的同类调,局部以对比色产生小面积对比关系,或以绿色植物作为陪衬、对比。也可在稳妥的协调色调中,配置对比较强、纯度较高的沙发或茶几色彩,取得对比而又协调的色彩总体效果。起居室的色彩还可以通过纺织品的色彩来创造独特的气氛。
卧室是居住环境中又一较为重要的空间,在卧室环境的色彩设计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居住人的生活习惯、爱好,以及年龄、职业及其文化背景等因素。其次,可利用色彩调节人的心理。一般,卧室的色调以柔和、宁静、偏暖的色调为主,可选择中高明度、中低纯度的任何色相,色彩以文雅、安谧为佳,并强调人工光源的利用,常采用射灯或台灯作为主光源,配合色彩产生温馨、朦胧的色觉印象。卧室色彩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纺织品的运用,利用其特有的质地与色彩获得与人的沟通和浓烈的人情味。
儿童房间是儿童学习、玩耍、睡眠的空间,和其它居室环境的色彩有很大区别。儿童房的色彩应以欢快、活泼、单纯的对比色彩为主。居室环境中的餐厅与厨房,一般多为中小型空间,色彩的选择宜用浅亮的暖色和明快的色调,来达到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餐厅家俱的色彩可相对活跃,餐厅的色彩用黄色、橙色系列较为理想,柔和的暖色调不仅给人以温馨的就餐环境,且能间接促进食欲。
总之,居住环境的室内色彩设计,应从整体色调入手,但也应注意居住环境中的各个空间分区的设色方法,色与色之间、色与物之间、色与人之间都要互相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考虑环境中的重点配色。此外,空间分区的色彩与色彩交接、转换和处理,不仅仅从色彩上、还可从材料的质感、纹理上寻求共同的协调关系,形成令人满意的环境色彩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三、室内光与色的设计
现代室内设计十分重视光与色的运用。色彩的感觉和印象是光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成功的室内环境设计,不仅用照明来满足功能需要和反射物体的色彩特征,同时可形成特定环境的色彩调性,并烘托、创造出环境的色彩气氛和意境。
室内色彩环境的创造与光照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室内环境色彩的总体效果依赖于光的揭示,选择不同的光照方式,不但可以改善空间条件的局限,还能弥补造型上的不足。室内的照明光源一般有两种: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由于自然光是一种漫射光源,所以在室内运用时应加以一定的控制。设想在共享大厅的环境中,自然光通过门窗或天窗引入室内可产生良好的光照空间。有时为了避免自然光的直射(特别指阳光),常借助于百叶窗或隔热滤色玻璃来遮阳。人工光源对室内环境的色彩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作为室内照明的补充,更主要地是与室内的色彩共同组成一种文化的氛围,或产生特定的意境。由于色彩对人们视觉的作用,在运用人工照明时,应注意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考虑光源的位置、光亮的程度、光源的数量、光与色彩的关系、光源的投射角度与眩光等等问题,以及材料反光等因素对视觉的影响。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与色彩相关的照明方式主要有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和混合照明。壁灯、台灯、立灯是常用的室内直接照明光源,其灯罩特有的透光效果,不仅能增加色光的变幻,使人体验到不同光环境的色觉变化,还能丰富其照明、色彩效果。间接照明由不透明的反光罩将光线反射到室内的墙面、顶棚而成,或利用格片的暗槽灯、台灯和反光灯等,达到柔和的光照效果,获得柔美的环境色彩氛围。通常,在室内环境中更多地是将直接、间接的照明手法结合起来运用,创造理想的光色环境。特别在大型的商业内部空间,多采用可灵活改变灯具位置的顶棚导轨灯照明,既突出了陈列商品的内容,强调了商品的色彩特征,又可满足室内大空间的一般照明要求。
现代室内环境的光照形式是多样的,利用和发挥材料的特性,表现材料的质地,并结合室内其它陈设的色彩,可以将光与色融合在整体的室内环境气氛中。光与色彩的作用,在制造室内环境气氛的过程中,总是相互依存的。室内的光与色运用,是以人为主体来考虑和设计的,光与色的并存,既能改造室内环境,又能协调和创造环境的色彩效果,并且,对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色彩环境空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