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一只蝴蝶引发的争议

——该如何评价一个建筑

建筑批评理论体系   

建筑批评的理论体系包括建筑批评的模式和建筑批评的标准,而这二者又有直接的联系,选择什么样的批评模式本身就涉及了建筑批评的标准,不同的批评标准会得到不同的批评结论。对建筑进行批评并不是为了制定批评的标注和规范,也不以操作性的规范作为对建筑批评的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其实和引导建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建构虚拟的理想世界。

因此,建筑批评有着建筑说明和建筑教育的功能,不仅是对建筑师和建筑批评家的教育,也是对民众的建筑教育。  

对于正在大三阶段的建筑学学生来说,谈论与评判某一建筑虽尚显稚嫩,但对于建筑的审美及价值标准鉴赏也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认知。就我目前所学到得建筑理论知识来说,我认为建筑批评模式应该是讨论功能,美,经济以及合理的要求等问题。为对于建筑进行评论应包括以下几个标准:地域性、 实用性与理想性、突破性。

评松江新城方松社区文化中心   

上海松江新城方松社区文化中心

1 总体情况介绍     

以下是应用上文所提及的建筑批评模式和标准,对上海松江的一个社区文化中心进行评价。这个方案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但也因为其明喻蝴蝶的建筑手法引起了很多争议。

松江新城方松社区文化中心位于上海市松江新城区中央绿化带上,是一座以街道乡镇为依托、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技、信息服务的多功能设施。  

基地周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南北两侧均为高层居民住宅,这为从各个方位(包括从空中俯视)观察该建筑提供了广阔的视角,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的难点在于: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红线范围极不规则。而且由于开发权分属两家单位,建筑还要求被分为既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大小两部分。

俯瞰形似蝴蝶

2.在批评体系理论上看建筑  

1)  在与环境的融合上  

首先在图纸上来看总平面布局化解了不规则红线带来的难题,与周围的环境取得的较好的融合。

实地探访之后的感受是“蝴蝶”造型也许不是“必然”,但也至少是“必须”的。建筑位于松江新城区的300米绿化带中,成为周围高层住宅的重要景观组成。建筑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担负着被使用的使命,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景观组成的一部分。由于绿化带尺度巨大,通常尺寸的雕塑在这里无法成为景观的点缀,只有作为超尺度“雕塑”的建筑可以成为景观。在南面大小主体建筑的朝向也很合理,因此建筑师在这里选择了具有造型表征特点的形式手法在现场看来还是有积极作用的。站在湖的对面建筑与其在水中的倒影同时映入眼帘,在北面主入口由两道优雅的弧线引入,中庭的设计起了很好的连接作用又在外形上加以区分。  

特别是当我们爬上周边住宅顶层观察时,建筑物的总体造型和顶部处理更为显现出建筑师对周边环境分析是有其道理的。但是纵观整个基地,我始终无法感受出“蝴蝶”产生的理由,“蝴蝶”造型至少在我看来和整个环境或者是内部功能,空间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并不是“必然”的。  

2) 功能性和理想性  

我认为用象形的语言来做建筑是可以的,但作为建筑设计来说你等于先给自己一个铁定的主题,但后续做的内部空间、诉求关系是在一个死的前提下做的,它们是非常被动的。

譬如说这个设计中的左翼中的报告厅,由一般的竖向变成了横向。建筑师可能过于看中建筑的造型,在造型上花费过多的精力而对于内部空间的体验设计不足可以说是一个遗憾。空间的体验设计是建筑物对使用者产生联想、进而和建筑空间产生互动的重要部分,是提升空间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在这个建筑中我似乎感受不到这种空间带来的“力量”。门厅过于局促且对光线的控制过于随意、公共空间处理有些简单、内走廊采光不好以及对于周边景观的利用没有控制等等都无法成为我体验的一部分。与造型上的不同寻常相比内部的空间有些流于平常,特别是公共空间部分。屋顶的玻璃,确实增加了整个建筑的美观度,但使用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会积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上海这样天气不是很好的地方容易聚积很多灰尘。 

3) 理想性  

在实地的调查中我们对周边高层住户进行了了解调查,尽管他们都是建筑外行,但他们都很喜欢这个蝴蝶形状,觉得做得很漂亮、很有意思。这就说明了第五立面这个出发点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两边都是高层住宅区,所以整个蝴蝶这个形体关系还是能够展现出来的。 但就其理想型来说,我认为这个建筑有以下缺点:  

1:入口处尺度过大,也许设计师有其他想法,但此处无法感知。

2:整个造型在追求简洁的同时,在适当的地方似乎缺少对细部的推敲。

3:鸟瞰效果也许是设计师更为关注的,但屋顶略显平淡,在高度轮廓上变化不大,起伏不够,特别是“蝴蝶”的两翼在高度上几乎一样,处理得有点简单化。这个“蝴蝶”像是一个标本,灵动还不够,只是通过了材质的变化追求不同。果两翼的屋顶能像中部的光廊倾斜,作“振翅欲飞”状效果会更好。

4:中厅的设计内部空间感觉不够开放有点局促。

中厅

5:整个建筑立面我觉的在设计手法应该再大胆些,感觉手法比较常用。主要硬伤在于高度过高,体量过大,立面不够舒展,设计手法偏硬朗,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对蝴蝶命题的表现力,特别是在地面的常规观赏视角突破:  

选择明喻是一种比较冒险的设计手法。“蝴蝶”的形式还是不错,可惜只局限于二维层面上的构图,缺少在三维层面上的深化,特别是在人视觉区域内对"蝴蝶"明喻的反映不够清晰,立面只是运用了常规的手法处理,缺少一种"全角度"的视觉体验.反观悉尼歌剧院,其精髓不只是它明喻了什么,而在于人无论在哪个角度去感受建筑,这种明喻都是有效的,清晰的。

建筑师选择了带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体形,就必须应对诸如功能,空间,材质,节点等的象征一致性.当然这不是必须的,但需要作品的纯形式设计可以征服评论者的视觉或者技术经验:例如"震慑感",出现在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中的规模,结构技术以及外形象征性给观众的视觉体验中。 

伍敬说:“我注意到有一个项目就是小洋山综合通信塔,要鼓励的是建筑师关注它的建造过程。现代建筑的伦理核心是对空间和材料的诚实,如果你对工程学的理解和驾驭能力不够,那么你表现出来的诚实可能就不够美。”

可以看得出这个文化馆项目的设计师是一个对项目有着相当控制力的建筑师,从一开始的概念阶段到最后的施工阶段,从幕墙公司钢结构公司的招投标到最后甚至是一个灯具的选择上都无不体现出建筑师的这种优秀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实现一个好的创意,要想将最初的设计构思贯彻下去并最终建造出来,个中酸甜苦辣又谁人知晓,所以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是绝对应该得到肯定的  深入观察这个方案也会发现其并非紧紧停留在外形的模仿上,对蝴蝶形的处理也用建筑的语言和建造逻辑得到恰当的表达。但是只能讲在建筑语言的恰当表达中,停留在当前社会的建造水平和语言表达层次上,而没有更深的突破,所以说是一个很专业的作品,而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大师级别的作品。     

小结    

建筑师在设计构思、制图、选材、控制整个流程中显现了相当的能力。作为一名刚30出头的年轻建筑师能够完成这样的作品还是值得称赞和让人羡慕的。建筑设计不是画画图,做几个模型这么简单。建筑师的工作是要求将自己的构思完成并被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的控制。只会做做方案的、只会放样画施工图的都绝对不是什么建筑师。建筑师应该是对于方案的创意、把握、对材料的掌握、节点的设计、工程控制等等具有掌控能力的。虽然现在的制度下建筑师可能还无法完全控制项目,时常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但是我觉得具备这些能力是建筑师必须的。如果一个建筑师连房子是怎么造起来的,各部分是如何连接的都搞不清,那么这样的所谓的建筑师又能设计什么房子呢?可是事实上现在的设计市场这样的情况就非常严重,出现了很多方案建筑师(中国独有)和施工图建筑师(不会作方案),对于材料一无所知、根本不去工地、节点全部引图集而不管好看难看。甚至很多大学刚毕业就直接加入方案组参加他们在学校中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几十万规模的投标。在这种状况下,这个“蝴蝶”的作品就给了我更深刻的思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建筑师这个职业。什么才是建筑师的作品。  

建筑的评价标准是非常多重的,关键是要在专业精神和大众理解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我认为好设计的最低标准,就是看是否在中国目前建筑设计现状的平均线之上,是对整个建筑行业加分的起推动作用的,还是相反?只要是前者的,我们就应该鼓励应该宽容地对待各种尝试(当然不排除专业领域的探讨)。  

没一个作品是彻底不能接受的,也没有一个作品能彻底接受的。要做一个成熟的中国建筑师并不难,艰苦奋斗于设计与施工之间,努力周旋于甲方与材料商之间,一定能盖出能用、能看、不丑的房子。设计的难题在于如何能更进一步,突破形式,突破建筑本体,放眼城市、关注逻辑、过程乃至社会,最终推动中国建筑的本土化进程——这似乎也是当下中国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突破融合建筑批评理论蝴蝶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