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叶青: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看商业建筑的定位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 叶青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则更关注绿色建筑、由此提出了自己的三个观察视角与三方面的思考建筑节能的本质。在叶青看来,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更多的是管理思想问题。智能化工具、监测平台等都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当系统设计、管理思想不能达到节能、绿色的本质追求时,智能往往空置。目前许多大楼的智能平台实际上都在空置。

去商业化是趋势

回溯城市的起源,其对游牧民族是祭祀中心,西方城市中心则会有坟墓;而对农耕民族来讲,是交易场所的扩展。因此,城市起源是有磁性功能的,然后才是容器功能,目前社会上的“城市病”很大程度上是过度夸大了城市容器功能,忽视了它的磁性功能。正是这磁性功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文化并有了精神追求,人与人的交往在城市当中也会越来越凸显。

因此,叶青提出“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看商业建筑的重新定位”。通过这样一个观察视角来看,商业建筑不仅是城市容器,更应该凸显在城市中的磁性功能上,成为城市的客厅。“混合会是趋势与方向。”

与此同时,“从互联网思维当中看商业建筑的新功能”似乎印证了这种趋势。过去基于信息不对称,商业交易过度重视物的展示、物的销售,经常是“买方没有卖方精”。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展示功能被大幅度削减,因为互联网的思维本质是平等、公开、共享、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在信息共享背景下,客户会越来越在乎自己本身对物质的体验。“未来更多的商业建筑的功能会是交流、体验,更加关注人的感受,提供愉悦、舒心、健康的空间。”

上述两种趋势如果说是商业建筑的主动转型,那么“从生态文明追求下看商业建筑的新价值”则多少有点被迫的意味。

叶青从纵向角度分析,目前中国有52%的城镇化率,经济中万元GDP的能耗值相当于150年前的英国和100年前的美国,那么如果按照当前的发展模式,当我国完成全部城镇化进程,3个地球也养活不了中国。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必定是世界的问题,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发展由此成为强制性约束指标,商业建筑的高耗能是其功能决定的必然,因此,商业建筑的去商业化成为必然趋势,文化性与艺术性将凸显。

另外,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节能减排也势在必行,比如碳交易。目前深圳市的碳交易市场已经上线,首先是工业碳交易,之后建筑碳交易也将被引入。在叶青看来,建筑碳交易的核心思想设计将会是定额标准,商业建筑节能减排的新价值不仅仅是节约了运行费用,提高了舒适度,同时也可以将成本变成投资的交易价格进入碳金融领域。“所以原来基于成本导向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在实现低碳运行的同时,发现新的价值增长模式。”

绿色设计需要突破

从商业建筑新定位、新功能、新价值三个大趋势的观察分析中,作为建筑师,叶青将商业建筑未来的突破点锁定在建筑设计,尤其是关注运行结果的设计。绿色建筑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要求建筑师在设计阶段将运行模式纳入其中,才能做到资源节约最大化。然而目前建筑经常是施工图阶段绿色才开始介入,主要是所谓的咨询工程师建议用什么技术、添加什么技术,所以绿色建筑在不停做加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误区——绿色建筑是不是贵了?

叶青表示,一方面商业建筑价值、定位、功能重构背景下,要关注其文化性与艺术性;另外关键一点是,商业建筑将会成为人的行为和环境大数据的体验服务器,建筑师要为这种服务器营造空间,建筑的智能化不仅仅是控制灯具、空调等设备,关键是要对活动在其中的人进行分析,包括流线分析、购物习惯等。要从人的行为当中采集大数据,最后来完成设计的定向突破。

商业建筑精细化的绿色设计突破点之一就是混合规划。“如果建筑规模不合适,又添加了用不到的功能,这肯定是最大的浪费。”叶青表示。

叶青分享了一个案例,商业建筑形态开始分散在社区中,垂直布局中,9米之下是各种商业形态,它与城市街区和道路共同开放。而9米之上是高端、安静的办公空间、住宅、酒店。“这就是将商业建筑变成了城市的综合体、城市的客厅,混合之后带来将近20%~30%的空间共享,不会为商业建筑再重复增加室内街区,商业效益增加,这就是点绿成金。”

建筑本体为功能空间变化提供无限可能,而空间也可以是多种业态的叠加。比如家具的展厅不一定仅是卖家具,还可以是咖啡厅;电影院不仅仅是看电影,同时还可以设置体验调查,了解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关注度,积累的大数据可以卖给电影制作人。“这些其实都是需要建筑提供空间与可行的功能。”叶青称,设计要注意建筑功能复合。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商业建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