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城市综合体需“瞻前顾后”

近日,绿地集团与东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携手在国内20多个省会城市的空港经济区打造城市综合体项目。而此前,绿地集团已在哈尔滨、南昌、西安、呼和浩特、银川、郑州等地累计投资建设了10多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发力城市综合体的不仅仅是绿地。此前,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曾在西安表示,万科将从住宅产品供应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变。纵观近两年市场变化,不难发现的是,无论是万达、凯德、华润这样的城市综合体“大户”,还是龙湖、保利、碧桂园这类的主流住宅开发商,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强调城市运营的理念。

“基于我国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发展趋势,未来城市综合体项目会越来越多。对于这种复杂的业态,开发商在开发时不仅要借鉴以往成熟的经验因地制宜,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变化,更加注重灵活性。”在日前由北京三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办的城市综合体沙龙上,三磊设计美国分支机构总裁王宇如此表示。

“被综合”的综合体

虽然目前开发商对于城市综合体热情满满,但在三磊设计总裁张华看来,只有极少的开发商是在完全专业地做这件事,其他的大部分开发商则都是“被综合”了。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住宅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卖了,企业需要转型分担风险;一种是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时已经规划好了综合用途,企业只能顺着来。”张华认为,调控迫使开发商转向商业地产谋求利润,而城市综合体如果运营得当,对于住宅项目也会形成良好的拉动作用。

更为决定性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综合体雏形,哪里要建商业、哪里要盖酒店等早已经确定好,企业更多要做的是“如何解题”。

对此,多年从事商业地产咨询工作的北京世联地产商业营业部总监张喆深有感触,“当前综合用地的源头供应量很大,住宅用地又越来越少,虽然大多数城市的商圈已经趋于饱和,但是鉴于土地稀缺性,开发商的拿地意愿还是很强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帮助开发商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降低运作风险。”

张喆举例称,假如成都要建200个城市综合体,但居民月均收入就那么多,除了日常生活必须开支,剩下的钱大概只需要人均几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就够了。那么,多出来的面积怎么办?此时,就要帮助开发商增加销售物业比例,增加南北通透的店铺,使之便于商改住,采用各种办法解决好这件事。

在这种变量较多的情况下,拥有相关的成熟经验对于开发商来说格外重要。三磊设计技术总监杨彤认为,像万达、凯德、华润等房企,已经形成自有的运作模式,也在各地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做起城市综合体就比较得心应手。“在帮凯德做项目时,一个突出感受就是他们对于产品线的规划特别清楚,大到区域定位,小到哪一层做什么商业,都已经了然于胸,总体运作很顺利。”杨彤说。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城市综合体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