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迎宾馆9号楼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2018-08-16
虹桥迎宾馆9号楼是上海首座商业化建设、运行,且成本基本可控的近零碳排放建筑项目。建筑的现任“当家人”是DNV·GL集团。2012年12月,挪威船级社(DNL)与德国劳氏船级社(GL)宣布正式合并,新公司更名为“DNL GL Group”,并将亚太地区总部设于上海。
这座近零碳排放示范性建筑,由上海虹桥迎宾馆与DNV GL集团建设,由世界银行与上海市长宁区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该建筑通过一系列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实现建筑年碳排放量不超过16.75kgCO2/m2•a(不含插座)的节能目标。
整座建筑高三层,黄色外墙与砖红色屋顶使它看起来与普通建筑别无二致。但建筑内部采用了诸多节能技术:墙体保温隔热、人员感应照明控制、窗磁感应控制并联动空调开关、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等。人们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低碳节能项目都已经在这里一一实现。
大楼使用的各项环保节能“黑科技”中,大楼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使用的围护结构其保温隔热性能已经优于国家节能设计的标准要求,不仅能优化建筑布局、放大外窗开口面积,还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节能贡献率达到9.32%。整体建筑的外墙和玻璃窗都采用了保温隔热的处理,每扇玻璃都有三层厚。小楼内虽然安装了空调系统,但整体设计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人们开空调的需求。
大楼的高效空调选用多联机设备,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达到9.0,节能贡献率达到7.40%。普通中央空调的性能系数只能达到3.5,而这栋建筑中的空调基本都可达到9.0。
大楼选用的LED灯具高效节能,照明功率密度设计按照国家标准的先进值要求,节能贡献率达22.69%。大楼在所有不具备窗户的房间内,除了安装惯常灯具,还安装了能将室外光线引入室内的导光管。即便是阴雨天,导光管的效果也令人称赞。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大楼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面积为288平方米,全年发电量5可达.64万千瓦时,节能贡献率22.47%。此外,大楼还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引入全生命周期指标控制系统,及时反馈修正系统出现的问题,实现全过程节能管理模式,保障近零排放技术的实施效果。楼内自带的智能管理分析系统能实时分析每个区域的能耗情况,确保办公楼时刻处于近零碳排放状态。
《钢铁侠》、《蝙蝠侠》等影片中经常出现的智能控制系统在楼中也能找到。如果上班开空调时有人不小心把窗户打开,离开时又忘记关窗,一般的大楼空调就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但在这栋楼中,每一扇可打开的窗户都安装了窗磁感应系统,一旦某扇窗户被打开,该区域的空调系统就会自动关闭,减少不必要的能耗。照明控制系统亦然,一旦感应到该区域人员均已离开,系统会在设定时间内自动关闭灯光设备,不需要人们手动开关电灯。智能控制系统的节能贡献率为6.92%。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