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时评:建筑师跨一步,海阔天空

建筑师跨一步,海阔天空

“你跨界了吗?”不知从何时起,“跨界”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词,也成为一种行为时尚。这股“跨界”风在建筑领域也迅猛刮起,尤其是建筑设计师,往往以能够跨界设计引领新潮为荣。那么,建筑设计师究竟要不要跨界,往哪里跨,怎么跨?跨界能为建筑设计师带来什么?

建筑大师爱跨界

近年来,建筑师似乎“无所不能”了,跨界已经成为建筑师圈内流行的风潮,很多建筑师在展览中展示了他们包罗万象的作品——桌椅、CD架、灯具、皮包、瓷器、首饰、服饰等,甚至还有专供建筑师自娱自乐的棋牌。

业内资深人士、著名策展人陈展辉说:“建筑师的职业本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时候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往往是同一个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米开朗基罗,按今天的说法也蛮跨界的。”事实上,中国近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建筑设计有从人文学科渐渐沦为技术工程的趋势,与艺术渐行渐远。如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和互联网对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的边界重新模糊起来,建筑师有了更多在建筑之外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一方面寻求突破,在建筑、艺术、设计之间游走;而另一方面汲取建筑之外的营养和能量,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建筑本身的创作。

艺术是相通的

建筑、绘画、音乐、电影、雕塑、文学、家具……不同艺术门类表象各异、各有特色。它们之间有何渊源,如何联系,能否转换?事实上,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建筑师经常关注及思考的。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说明,表面上看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和“音乐”,其实内在是相通的。同样道理,建筑与绘画、电影、雕塑、文学、家具等难道没有相通之处?

“现在建筑界很流行说跨界,但我不太愿意这样叫,在我看来做建筑与做艺术好像不存在‘跨’的问题。”器空间建筑工作室主任曹晓昕认为,跨界首先要有一条“界”才能够叫做跨界,而这是一件很模糊的事情。建筑和艺术本身就很难分清,因为艺术和建筑,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概念。

建筑大师贝聿铭也是一位跨界大师,除了建筑外,他在雕塑、绘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曾经说,不懂雕塑和绘画的建筑师不是好的建筑师。事实上,雕塑和绘画能力确实帮到了贝聿铭的建筑创作。他的设计作品美国肯尼迪图书馆,是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和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贝聿铭也凭此作品获得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身跨建筑和文学两界的刘家琨认为,建筑和文学在某些方面都是相通的。包括立意、架构、分寸、节奏、整体感、细节等等。“如果要说不同,搞文学有点像站在岸上,干建筑有点像跳到河里,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文字写不好,塞进抽屉里就行了;建筑要干不好,就是100年站在那儿,自己都不敢过那条街,所以压力是挺大的。”

时代呼唤“跨界”

“界”在哪里?建筑设计师要不要跨界?其实,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会,已经很难清楚地界定其属性;建筑设计与产品设计、灯光设计、视觉传达等行业的界限也已经越来越模糊。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跨界最难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观念之界,思维之界。要有跨界思维,用多角度、多视野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不仅代表着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更代表着一种新锐的思维特质。在设计领域中,跨学科合作往往能超越行业的固有界限,从而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激发新的设计灵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界,是海阔天空,更是时不我待。

香港国际CKC康亘轩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臣分析认为,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个性化和体验感,而这对商业地产和旅游项目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他认为,集旅游、文化展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跨界式”业态将成为设计界的潮流。

“无跨界不创意。”维思平建筑设计公司董事总经理、主设计师吴钢表示,设计师应该是一个横向思考者,而不是纵向思考者。互联网时代需要横向整合、跨界,没有跨界的融合是很难产生创意的。“对于一个建筑设计师来说,如果你不去理解一个新风系统,不去理解一个恒温恒湿的原理,你已经无法做现代化的设计了。”

谈起跨界,香港著名设计师黄志达认为:“我想设计师做设计就像是女性扮靓一样,你要同时是化妆师、发型师和服装师,通过恰到好处的修饰,将自己的美展现出来。‘跨界’是设计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设计师本身的一种全新要求。在‘跨界’这种新业态下,或许设计师的职责,还有设计师的价值,可以考虑去重新衡量了。”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师跨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