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未来之城 人类将进入生态建筑时代?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有史以来,城市人口第一次显著超过了乡村人口,人群潮水般涌向北京、香港、巴黎、伦敦、圣保罗、加尔各答、波哥大……这个名单上的名字就在我们阅读这行字的时候还在迅速增加。所有这些城市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困扰。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我们将如何生活? 

未来5年中,世界上20座最大城市的人口将突破1000万。现在,东京的人口已经达到1200万,并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城市的当务之急,无疑是要解决数百万人的住房和食物供应问题。 

世界上最具领先水平的建筑工地,是国际空间站。在地球上空375公里处,人类正在全力以赴建造第一座太空城市。这座神秘的城市竣工后,所有参与“建筑”的国家,都可在这处“房产”中展开多种实验活动。但在未来30~40年中,蓝色星系中的美妙时光,也只有数百名(有可能是700名左右)宇航员能够有幸享有。 

它只是实验基地,还不足以开发成每个人的“家”。从这一点来看,太空暂时还不会面临过度拥挤和交通堵塞的困扰,需要我们担心的还是地球的状况。 

香港的城市策略 

当城市的扩张吞没了不计其数的农田后,食物供给工作早已变得越来越复杂。食物不得不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它们需要经过生产、包装、运输、批发、销售等众多环节。这无形中造成了公路交通和空气状况的恶化。 

作为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香港同时要满足本地人和每年约1100万游客的食物需求。然而,香港又是个弹丸之地,本地并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地方农业资源也非常匮乏。满足香港的食品供应需要独创性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满头白发的马克思莱赫西是瑞士人,已经在香港居住了27年。他是香港的瑞士餐馆的所有者,他所需要的食品原料大多并不来自农贸市场。 

在远离瑞士本土一万公里的地方开瑞士餐馆,意味着莱赫西需要委托国际食品经纪人来替他采购大部分原料。 

莱赫西这样描述他的全球采购网:“我从瑞士引进所有的干酪,其中仅专供我个人用的就有大概20到25种。我还从瑞士进口软饮料和啤酒。杜松子酒、烧酒和肉等是从荷兰进口的。我们还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原材料。我们甚至从德国或意大利进口干火腿、意大利腊肠,还有鹿肉。我们也能从新西兰的一个牧场进货,也可以从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蔬菜,有时我们还从中东进货,经由欧洲到荷兰,最后再通过船运抵达香港。” 

从各个国家将原料运到香港,除了通过空运外,港口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虽然香港缺乏自然资源,但它却有着丰富的非自然资源,比如,它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深水港和效率最高的集装箱码头。船只不停地在港口进进出出,参观港口那近7公里长的码头,如同在游览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城市。 

每年,有4万多艘海轮和10万多只河船在这个港口进进出出,运送着大约1.69亿吨货物。这几乎相当于纽约港吞吐量的4倍。此外,每天还有250艘海轮在未停靠码头的情况下,在港口装卸货物。 

即使在南中国海的热带高温情况下,这些现代化的冷冻集装箱也能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由于港口每时每刻都有近200艘船只在装卸货物,这就需要高科技手段来保证港口的高速运转。其中一项正在应用的技术是一种最新计算机软件,搬运工人只需用手提电脑就能够指挥集装箱准确进行搬运,确保船体平衡,保护货物不受损伤,并在需要移动集装箱时,正确确定搬运目标及其停放位置。 

这条联结世界的食品运输网络,使我们不难预测,未来的城市居民将会像义务教育一样,将其贯彻、普及。 

就在新鲜食物源源不断进入香港的同时,另一些人则在为每天产生的垃圾而忙碌着。 

香港居民每天都要丢掉1.6万吨城市废物,包括家庭和建筑垃圾。起初,这些垃圾都被处理到填埋场中,有些填埋场距市中心很近。但是,当这些场地被填满之后,城市就会走向危机,于是香港仅用短短数年间便彻底革新了垃圾处理流程。 

香港新开辟的现代化填埋场,既安全又高效。它们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而且发明了可持续利用废弃物的方法。

水湾高尔夫中心是香港人放松身心的绿洲,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练球场。它曾是一座填埋场。在这里打球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正站在1500万吨的垃圾之上,它是用了大约25年的时间堆积形成的。 

25年前,这是一座肮脏的垃圾山,是产生有毒气体和污水的母体,气体四处蔓延,而污水则流入各个港口。香港环境保护署于是决定将其掩盖起来,工作人员先是把气体收集起来燃烧掉,又把污水送到了附近的污水处理厂。之后,他们清理出了50公顷的土地,因地基不稳,他们不能在上面建公寓,所以他们在上面建了个高尔夫练习场。 

这座垃圾山实际上是“活”的,其中的物质正在分解,转化为甲烷,整座垃圾山也正在下沉。由于甲烷可以出售,所以,环保署已将90口竖井深深地打入垃圾中,在持续的监测下,甲烷会被抽取出来,卖给附近的一家工厂。但这一过程充满了风险。 

中国燃气公司的某一工厂距水湾高尔夫练习场只有一公里,这家公司利用填埋场气体生产城市燃气。香港再依靠城市燃气为家庭和商业服务。填埋场每天都能产生一万亿焦尔的燃料。对填埋场气体的利用,使工厂停用了石脑油――一种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的不可再生资源。 

香港计划将其他几座旧填埋场转化为娱乐中心,方案包括一条一级方程式赛车道、一个足球场、一座旱地滑雪山等。对于一座几乎没有呼吸空间的城市来说,这项计划既雄心勃勃,又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 

巴黎:垃圾转化为能源 

作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巴黎的市区人口接近1000万。然而,表面现象总带有欺骗性。巴黎人每天要制造出3000吨家庭废物,相当于每人每天产生1.5公斤。除此之外,巴黎有20万条狗,光是每天产生的粪便,就多达10吨。最难处理的还要数空气污染,它来源于汽车尾气,以及垃圾焚烧厂的滚滚黑烟。 

保持巴黎的清洁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其中最首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监测。 

“我想你绝对猜不到我们把监测点设在了哪里。”图默林说。图默林年纪不大,长得又高又瘦,喜欢说说笑笑。他在一个名叫艾尔帕里夫的组织供职,每天都在监测巴黎的污染程度和种类。他所说的监测点就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旁边。 

每年,都有数百万游客来到埃菲尔铁塔参观,但没有人会注意到铁塔旁边还有个小木屋。这个看起来像园艺棚的小屋子,是艾尔帕里夫监测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木屋内,技术员每天负责检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的测量结果。它们是巴黎以及周边空气中的三项主要污染物指标。 

小木屋只是持续监测巴黎大气质量的设施(70个工作站和200台感应器)之一。有些监测点位于巴黎周围的乡村或移动实验室内,可用于追踪特殊的污染现象。有些监测点则对主要污染源――汽车――进行直接监测。艾尔帕里夫还在车流中设置了监测器。在这里,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反映行人可能呼吸到的空气。 

为了让巴黎人及时了解空气质量,艾尔帕里夫的专家们还准备了日常公告。首先,他们从系统中所有的感应器和监测站上收集测量数据。然后将其同每天的天气预报一起播出,并在城里的数百个电子公告牌上展示。 

对希望保持空气清洁的人来说,解决汽车排出的废气是一大难题。在欧洲的另一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公交车烧的是乙醇,而且是从法国的葡萄酒浓缩液中提取的。而巴黎人自己的举措则是鼓励人们使用电动车。电动车的与众不同在于,它非常安静;在家里就可以给车“加油”(充电)。最令人心动的是,它几乎不需要维护。 

但是,即使电动车占据了世界,焚烧垃圾所带来的危害也不能忽视。 

距巴黎的历史中心区不远,在伊芙丽有一座焚化炉。它建于1969年,负担着为150万巴黎人处理垃圾的重任。垃圾被焚烧后,非但没有在烟尘中飘走,反而转化成为了财富――炉内的热量被转化为蒸汽,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电能,剩下的部分为全巴黎的家庭和办公室供暖。 

伊芙丽焚化炉每小时能处理100吨垃圾,其产生的能量可为巴黎约8万个公寓供暖。焚化工厂的工作人员伊沃耐不无自豪地说,他们创造了足够供1/16的巴黎家庭使用的能源,也就是9000万千瓦的电力。他们每收集够6个家庭的垃圾,就能够为一个家庭供暖。伊芙丽焚化炉和巴黎的另外两个焚烧工厂一起工作时,可为巴黎节省30万吨的燃油。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