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古堡的历史

图片来源:互联网

城堡是最早设计用来作为防御工事及居住的建筑形式的。其英文castle源自拉丁文的 castellum,意指“炮台”。然而在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中,castellum 指的是建筑有防御工事的村庄建筑物。因此一座城堡必须是一个具有防御能力的住宅,而来自相同字根的法语 chateau,则更明指它是一栋府邸,通常指大型庄院。城堡的发展分三个历史时期,遍布于世界各地。

一、古代的城堡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因而构建一种名为塞姆纳(semna)的堡垒,这是一种利用连结而成的木材与巨大的扶壁所加固的厚实砖墙。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素以残酷闻名的亚述帝国领导阶层,由于一直处于内部动乱与外敌入侵的危机下,遂以泥砖砌成厚墙,围绕着整个城镇。希腊迈锡尼时期的国王也同样加强皇室的防御。建于公元前 2000 年的希腊狄雷斯城堡就有厚达 8 公尺的城墙。在古代,往往整个城市都是设防的。建于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的雅典卫城是当时的民政及宗教中心,位于陡峭的山冈上,居高临下,是一种自然的防御。

二、中世纪城堡

1000~1500 年间的中古时期是西欧各城堡以建筑形式构建的全盛期。主要原因是此时盛行封建制度,势力较弱的国王或皇帝允许其贵族成为事实上而非理论上的近于独立状态。在封建制度下,贵族可以劫掠邻邦和扩大占领范围,尽管并不受鼓励,但各贵族都尽力将他们的宅弟建成难以攻破的城堡。由于当时欧洲都有这种情况,法兰西、日尔曼、英格兰和西班牙等国所建的城堡,在设计上几乎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

比如 1066 年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后,虽然英格兰皇室的力量较欧陆强大,那些封建诸侯仍然要求建立要塞以控制陆地和征服撒克逊人。其中最有历史重要性的要塞即是伦敦塔。而建筑最完善的城堡是 1130 年建于艾色克斯(Essen)的赫汀汉堡(Hedingham Castle)。这些城堡开始注意增加使用空间,于是诱导出中庭式城堡建筑的发展,包括塔楼和城垛的外墙围绕范围便随之扩大,有时甚至变作双层围墙。但自从诱导出院落式观念后,城堡内设一个最坚固堡垒的做法并没有因此放弃。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诺曼人所建城堡内最坚固的方形塔楼,现在改成圆形塔楼了。这种改变可能是十字军所带来的西欧建筑思想与东方拜占庭的圆塔建筑交流所致。

如果权贵的府邸需要如此强化的防卫系统,则城市的居民也需要保卫措施,结果是所有城市都有了城墙,有如罗马的军营,都做成很规则的形状。13 世纪时,在法国东南部艾格莫特城(Aigues—Mortes)所建造之城墙,即是做成方形,每隔一段距离做成一防御用的圆塔。每一面城墙的中心位置都有在圆塔形防护下的大门,唯一不对称的是堡垒所在地偏置于城堡的一隅。

图片来源:互联网

许多大而有名的城堡,几个世纪以来都曾不断增建和整修。例如,英国皇家的温莎堡经由爱德华三世精心设计,刻意摆托早期威廉一世时代老式城堡的模式,后来也曾有不少增建。

中世纪末,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没落,日尔曼的封建制度比其他地方更具败象。结果日耳曼的恶霸劣绅纷纷建造城堡,保卫他们自己的土地财富,或是扼控水陆要道来设卡征税。沿莱茵河岸的崇山峻岭常可见这种城堡。如德拉屈亨佛堡(Dracherfels)系 1147 年科隆总主教阿诺德(Arnold)所建,萧恩堡(Schonburg Castle)建于 12 世纪,据说与莱茵河女妖的传说有关。

西班牙曾被摩尔人所征服,其基督徒经过长达 1 世纪的努力才重获自由,结果在伊比利半岛出现了不少城堡。西班牙人长期反抗摩尔人的历史,在西班牙很多城堡上留下了痕迹。城墙底部成斜坡形,随处可见圆形、多边形的塔楼和此起彼落的角楼,砖刻的饰带环绕着城墙顶部。这是一种很优美的建筑方式,但也因而显得很脆弱。正是从西班牙城堡开始,优美的外观重于防御的意义了,形成所谓“西班牙堡”的宜人景色。

三、文艺复兴时代的城堡

中古时代的城堡几乎能完全阻挡当时的武器和不同的攻击方法。虽然欧洲早在 I4 世纪即已熟知火药,但火药用于战争却直到 16 世纪才发生,这使石墙和石塔楼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尤其是王室势力一直在扩大,各地封建诸侯之间的战事逐渐消失,贵族的住宅也就不再需要防卫了。即便如此,中世纪城堡对法国建筑的影响仍然延续好几个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尚比起既有的中世纪封建文化要舒适甚至豪华得多。如座椅加装布套、刀叉成为主要餐具等,平添不少生活的繁琐。但至 15世纪末,法国和北欧诸邦仍浑然未觉上述的改变。1494 年,法王查理八世远征意大利,企图入侵那不勒斯王国,虽然功败垂成,却将意大利文化引入了法国的贵族社会。其后,由于路易七世和法兰西斯一世(FrancisL)再度入侵意大利,法国王公贵族更是一成不变地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整个移植到法国,并将意大利的艺术家也邀请到巴黎和王室所在地的枫丹白露宫,法国城堡因而更染上意大利色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内容丰富的意大利式风格与其说来自佛罗伦萨那些严肃的文艺复兴式建筑,不如说是来自丰富的伦巴底建筑优美的细部。

除了受意大利影响外,法国过去的式样仍然承袭下来,如陡峭的屋顶、窗户的形式及塔楼状凸出墙外的楼梯等。中世纪城堡常置螺旋形楼梯于塔楼之内,一半在塔内,一半在塔外。后来的楼梯扩大之后,因为设有防御设施,自然允许楼梯间开放,并放开窗户。此时玻璃窗已很普遍,光线便大量射入而不致牺牲温暖了。

法兰西斯一世和继任的亨利二世在位期间,新建或重建了许多城堡,特别在都兰(Truraine)和罗亚尔河谷。但在亨利二世的三个儿子相继统治法国期间,法国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争斗,却使 16 世纪下半期的建筑完全停顿,直至亨利四世时(1589~1610 年),法国在欧洲建立起领导地位后才逐渐恢复。17 世纪时,中世纪城堡的最后遗迹已在宫殿和诸侯府邸中完全消失,其后则因已无军事上的作用而无由存在了。

如巴黎的卢森堡宫除了维持宫内的私密外,几乎没有更多的机能。而凡尔赛的广阔宫殿中已看不见任何中世纪传统的痕迹了,整个凡尔赛宫,特别是花园前面和国家大厅,以其路易 14 时代的体制、豪奢和虚矫的形式,充分表现出的是政府和社会的专制。

总之,中世纪城堡随着封建社会而衍生,也随着封建社会的消失而没落。但在欧洲建筑师的心中却留下深刻印象,几乎费了数个世纪才逐渐消失。它那如诗如画的外观,与故事十分和谐的游吟歌声,导致了后来 18、19 世纪热烈的复古。但这些根据现实生活所做的设计安排,总觉得与过去的城堡氛围格格不入,于是任何相似之处,都只是来自思古幽情,而非由于建筑了。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