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不辞修远 守志求真

冯纪忠先生

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老一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他在设计、规划和教学中始终保持着创新意识,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创造出具有现代诗意的建筑文化。由他所设计的同济医院、东湖客舍、方塔园都入选了中国建国五十年优秀建筑创作榜。他在1987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Hon. FAIA)称号,还获得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园林设计奖,这是冯纪忠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结合的优秀范例。最近在深圳举办的《冯纪忠和方塔园》展览及《冯纪忠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更从学术上探讨了冯纪忠所开创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现代之路。

1947年回国后,冯纪忠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2004年中国建筑学会授予他建筑教育特别奖,对他为建筑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予以高度地肯定。他不仅在五十年代就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走在国际的前列,还率先创办风景园林专业。他在六十年代提出的“建筑空间组合原理”(空间原理)的建筑空间方法论,打破了传统形式主义的窠臼,开创了现代建筑教育的新篇章。

博采兼收 不囿陈规

冯纪忠1915年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冯汝骙是清代翰林,历任浙江、江西两地巡抚,父亲毕业于政法大学,有着深厚的中文根底。冯纪忠自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是冯纪忠日后能在建筑设计与教育过程中,将中西方文化由对立到统一的文化基础。

家庭的影响使得冯纪忠从小就兴趣广泛。他非常喜欢画画,十岁时拜知名画家汤定之为师,虽然移居上海后不能继续追随学习,但对绘画的热爱一直没有改变。在国外留学时他的水彩画作品常常被老师称赞说用色像法国印象派,冯纪忠却说:“不,印象派像我,是像东方的色彩。”

冯纪忠还是个京剧爱好者,因为舅舅是京剧名票友,冯纪忠从小随他们听戏,欣赏了不少京剧名角的演出。他说“我最喜欢程砚秋,可以与卡雷拉斯,帕瓦罗蒂,多明戈比照的话,相比我还是喜欢程砚秋。”对戏剧的兴趣一直延续到高中和大学,曾参演话剧。

他晚年精研中国古典诗文,将对文学的研究与建筑学研究联系起来,将诗的意境还原到时空关系中,如由《楚辞》所述意象考据中国最早的园林史料,视角独特,颇有建树。

这种对生活的热忱和对文化艺术的重视都反映在他的建筑哲学中,体现为理性与感性并行不悖,东方与西方融会贯通,现代与传统兼容并蓄。

报国热忱 强国之志

1926年冯纪忠的父亲因病早逝后,母亲承担起了抚养四个子女的责任,她坚忍的性格成为冯纪忠追求真知理想之路的动力来源之一。随母移居上海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基础学业。高中老师评价他的文章为“刚柔并济”,这句话影响了冯纪忠的一生,他感到不仅做文章要如此,做人也应这样。

“九·一八”、“一·二八”事件之后,作为一位充满爱国热情的青年,冯纪忠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实现振兴祖国的理想,他深深感到中国当时所迫切需要的是科学和技术,1934年冯纪忠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当时的同班同学有贝聿铭、胡其达等,这是他建筑生涯的起点。

1936年他毅然踏上了出国深造之路,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学习建筑专业,尽管课程考核非常严格,凭着他扎实地功底和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后期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Humboldt Stiftung)奖学金,冯纪忠成为了当时两个最优等的毕业生之一。

他一直谨记自己身在国外就是中国人的代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不仅学业优异,待人接物更是不卑不亢,赢得了老师同学的尊重和喜爱。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冯纪忠和家中逐渐失去了联系,毕业后的三年时间,获得了建筑师和工程师执照的冯纪忠留在维也纳工作。二战结束后,时局略为稳定,1946年冯纪忠收拾行囊准备回国,经过近一年的辗转奔走,苦苦等候,历经八十四天的艰险旅程,终于在1946年年底踏上了故乡的土地,见到了一别十多年的母亲,一时百感交集。

现代设计之路

解放后,冯纪忠开办了群安建筑师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规划工作。中国的第一个大跨薄壳建筑——公交一厂,就是在冯纪忠的建筑师事务所的主持下设计的。薄壳结构自重轻、获得空间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结构。可是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人设计建造过,人们对此都不了解,也就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现代化建设要进步就需要创新,需要设计者有开先河的勇气。冯纪忠和他的同事们考察后认为,这个设计项目最恰当的建筑结构类型就是大跨薄壳,虽然他们没有设计这种结构建筑的经验,却大胆坚定地采用并成功建成了这一项目,在中国首次实现了这种新结构形式的运用。

坐落在武昌东湖之畔的中共湖北省委招待所——东湖客舍,是一座庭院式的别墅。毛泽东在上世纪的50-70年代巡视南方、视察湖北常在此休憩疗养,这个建筑正是由冯纪忠所设计的。东湖客舍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穿插对景的布局手法,设计从功能入手然后把形式与地势、环境、植被协调起来,使得别墅在静谧肃穆之中又不失活泼灵动。

同济医院和东湖客舍是在同一时期设计的,由于“思想改造”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的影响,设计和施工工作都受到很大影响,但冯纪忠仍能对设计的细部一丝不苟,在结构上做了长远缜密的构思,不仅为管道线路设计了可开启便于日后维修的暗管,还预留了今后安装空调的管道空间。冯纪忠说:“很普通的东西也可以做出点意思”,这就是他能在平淡之处设计出新意的原因。

东西方融合的完美范例——方塔园

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冯纪忠将东方的文化精神与现代园林设计结合起来,创造了东西方结合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建造于八十年代初的上海松江方塔园的就体现出这样一种现代的诗意。

方塔园内是一座以历史古迹为主体露天博物馆。园内有宋朝方塔、明代照壁和清朝的天妃宫,在整体的规划上以方塔为主体,在尊重原有基地状况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形成了他提出的“与古为新”的现代园林风貌。

冯纪忠感受到宋代方塔蕴含的意境之美,便将宋代艺术的那种典雅、朴素、宁静、明洁的意蕴,和温文尔雅、精致细密的审美心理作为了园林整体的文脉根基。围绕方塔为中心,四面建有茶点厅、诗会棋社、水榭、鹿苑和楠木厅为主的园中园,园林北半部提炼中国古建筑元素,采用现代结构形式表现古典韵味,南半部为现代园林风格。新老建筑在宋代传统意境的统一下呈现出一派优美和谐的风貌。

方塔园从规划到方案通过也是费尽一番周折,建成后未受肯定,反而又是一番批评扑来。冯纪忠心中憋着一股劲,要反驳这些批评就要设计出一个更优秀的作品,让大家心服口服。位于园内东南角的竹构建筑何陋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当时公园由于资金缺乏,原本只想造一个竹亭或是竹廊,冯纪忠便因陋就简,设计建造了何陋轩。何陋轩的建筑材料是竹子、稻草和方砖,采用中国传统的竹构,吸收嘉兴松江一带的民居形象。在功能上设置为人们停顿休憩的场所,塑造出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情境,使游人感受到光影的变化。

这是一个在位置上相对独立的新建筑,但他并没有违背主题,而是更加突出、烘托了主题。设计思路符合于理性的、逻辑的、系统的关系,形象上刚柔相对,尺度上内外呼应,文脉上相互关联。

冯纪忠成功地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来表现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境,以现代的手法表现当地民居的形式,创造了一个东西方融合的完美范例。

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诞生

在维也纳工科大学的课程中,城市规划一直被作为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的部分进行教学,这让西方现代主义的建筑和规划理念逐渐在冯纪忠的脑中孕育、成型。冯纪忠觉得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规划思想才行,因为建筑学是比较全面的一门学科,包括整个环境和建筑内部,外部的环境包括城市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归国后,冯纪忠便开始实践他的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在解放前后这段时期,中国城市面临着大量规划、重建和改造的工程,他参加了南京和上海两地的城市规划活动。1947年任职南京都市规划会时就注重于旧城的保护,在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的规划工作中,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提出“有机发展”的规划理念。80年代初他为上海市旧城改造规划提出了更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理念。

同济大学将城市规划作为专业教学是从1952年开始的,当时许多新的城市都在建设中,特别急需城市规划人才。冯纪忠和金经昌等一起从基础开始培养学生的现代规划思想,将规划作为全面的、深入的理念灌输给学生。1955年毕业了第一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陶松龄、邹德慈、李锡然、徐循初、李铮生、汤道烈等人都是那一届的毕业生。

当时全国仅有七个院校设有建筑系,而对城市规划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为了争取得到国家批准,冯纪忠在北京的全国建筑系教学计划会,坚持不懈地据理力争,1956年终于正式批准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而当时世界上也仅有3-4个国家有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设置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非常领先的。

冯纪忠曾经形象地形容说:“城市规划教育不要吃盖浇饭,而要吃什锦炒饭,就是说如果把建筑比做底下的白饭,上面来那么一层薄薄地一层盖浇,这种规划不行,规划一定要融合着吃。”也就是说建筑规划要立足于一个更高更广的平台上,以规划为基础,把工程和建筑在这个基础上深入下去才行。

冯纪忠不仅在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立上走在了前面,同济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也是在冯纪忠的提议下率先创办的,这些工作为中国的现代建筑传播和现代化的规划建设,奠定了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沿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建筑空间组合原理

五十年代之后,冯纪忠的建筑师事务所停办了,因当时国内的形势,学校的设计院也很难接到设计任务。冯纪忠就更把心思放到了教学上来。建筑设计原理一直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可是一直沿用的按建筑类型,讲授设计原理和组织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在显现出来。冯纪忠认为,不论建筑的形式、材料如何,设计的实质就是“空间”,通过空间就能够举一反三,找到不同类型建筑的共通之处。于是他就在一个“开门就不能坐着,坐着就不能开门”的小亭子间的空间里,专心致志地考虑怎样系统地组织空间的设计方法论,构思了筑空间组合原理”(空间原理)。

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后,冯纪忠就开始在学校教学中开始了实践,限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等等的原因,这套方法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完善。六十年代初的全国建筑学专业会上,冯纪忠把理论和教学成果展示了出来。当时中国主要还是受形式主义的影响,对这个从功能主义出发的设计方法论大家都不太接受,但是也有认同和支持的同志,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实施。

1964年的“设计革命化”到随后而来的文革十年,冯纪忠和他的建筑设计项目,他的‘空间原理’都遭到了批斗,被冠上了“头号反动学术权威”、“反党”、“大毒草”等等罪名,在运动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然而对于学术,他始终没有觉得气馁,依然觉得有信心和希望。当时有人支持他把“建筑空间组合原理”(空间原理)再写出来,1967年,身在牛棚中的冯纪忠赶着一条一条重新把思路写了出来,可惜写到第四章便又不得不中断了。

即使今天看来,这个方法论依然是有价值的,以空间类型组合的方式涵盖不同功能和类型建筑的思路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与林风眠的交往

冯纪忠一家与中国绘画大师、杭州国立艺术院创办人林风眠的交往开始于五十年代,当时冯纪忠看到林风眠的画作后非常欣赏,恰巧他的夫人席素华在学习绘画,而林风眠在一次画展上看到过席素华绘的油画花卉,很赞赏她的色彩感,经过朋友的引荐,席素华便拜林风眠为老师。

1958年,1962年冯纪忠两次搬家,与林风眠家越搬越近,于是一家三口几乎天天到林风眠家看画,聊天,大人们谈画时女儿冯叶就自己在一边不声不响地画画,林风眠一看很是喜欢,觉得冯叶有画画的天分,于是便收为义女及关门弟子。林风眠对冯叶的艺术教育广泛而全面,不仅教她中国和西洋绘画,还讲授美术史和中国古典诗文。

“文化大革命”中,冯纪忠和林风眠都遭到很大的冲击,冯纪忠被批斗,审查关押了八个多月后又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六十八岁的林风眠更是坐了四年多的冤狱。林风眠在国内孤身一人,妻子早已带着女儿女婿迁居国外,冯纪忠一家便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每月按时往狱中送衣物和日用品,四年多来一次都未曾间断。席素华还和女儿自己缝了棉袄送进去,当时不允许送吃的,他们就想法送些葡萄糖、鱼肝油进去,林风眠在监狱里把东西拿出来分给大家吃。林风眠出狱后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第一件事就是到冯纪忠家,两人开门相见时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1977年林风眠获得批准出国探亲,他走后非常想念义女冯叶,已近八十岁的林风眠没有亲人在身边照顾,于是冯纪忠便让女儿出去继续绘画和艺术的学习,并一直照顾林风眠的生活直至他离世。

作为一生的挚友,虽然冯纪忠与林风眠从事着不同的艺术门类创作,却有着共同的谈话主题,他们常常一谈就是一天。这两位在他们各自领域内的先驱者,从绘画谈到建筑,从文学谈到戏剧,从古代的哲学谈到现代科学、谈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谈到这种新颖的时空观念对艺术可能产生的影响。他们将东方的文化记忆植入西方现代艺术形式,冲破了东西方文化的界限,实现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

体会意境生成的愉悦

晚年的冯纪忠总是谦虚地说自己这些年来虽然有些作品,但满意的却是聊胜于无。谈到自己的成就,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在建筑教育、建筑设人计、城市规划、园林规划等领域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他牵挂着的也是他的学生们。

单一的学习和研究方式一直受到冯纪忠的反对,他提倡在不同的领域广泛撒种,特别是强调一个“广”字,老师教法要“广”,学生习惯了“广”,出了学校也就会“广”,选择也会“广”。主张建筑师必须对各方面都有广泛地兴趣和热情,对科学、艺术、历史、文化都要涉及,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起自己的理论观点。

他很重视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研究课题的内涵,而不是让学生做导师的秘书,仅仅将老师已有的思想记录下来。冯纪忠希望学生在做课题时有自己的见解,能跑在前面,老师给一点指导点拨就能悟出属于自己的意象。他形容这就如同做诗一样,先有意,也就是意境的雏形,再与主客体结合形成意象,而后意境才能自然流露。体会并享受这样的过程才是做学问也好做诗也好的乐趣所在。

冯纪忠还特别重视文学的修养,强调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者设计哲学的重要性。反对孔教式的学习,也不拘泥于诗或文,由诗文的“气”、“势”、“形”通感于建筑的空间意境,这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设计思维。

虽然不再从事第一线建筑设计和教学工作,而常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文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冯纪忠不拘泥于从传统的文学、历史等角度进行研究,还从中找到了另一条通往建筑的道路。冯纪忠特别欣赏屈原的《楚辞》,他通过解读文中对时间和空间意象的描述,把“记楚地,名楚物”的内容加以引述考证,对其中所反映的自然观和时代的建筑特征做出了独到的分析。

冯纪忠认为诗歌能够活跃人的想象,滋润人的意境,养成浩然正气。建筑之于诗性,设计之于诗意,设计师之于诗情是鱼水不可分的。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洗礼,现年93岁的冯纪忠依然热爱着为其倾尽毕生精力的建筑事业,也关心着自己奉献了六十多年的建筑教育领域。虽然这一路走来可谓命运多舛,可是冯纪忠一直不曾偏离他追求真知理想的方向,一路踏寻现代主义精神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会之道,创造出里程碑式的优秀建筑和开创性的建筑设计、教育和规划理念。

冯纪忠把现代主义的精神从西方带到了同济,带到了中国,他也始终扎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他所播撒的种子是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块基石,他所推进并倡导的教育理论是缔造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引言,他用蕴含本土文化意境的现代语言所阐释的建筑设计是原创地属于中国的现代建筑。

王明贤 孟旭彦

(本文原刊载于《新建筑》)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王明贤冯纪忠孟旭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