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

《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

2015年是冯纪忠先生百年冥诞,为纪念冯纪忠先生,6月11日第三届冯纪忠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冯纪忠研究系列》丛书北京发布会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会议室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我国建筑界、城市规划界、园林界、艺术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冯纪忠先生女儿冯叶女士和冯纪忠先生的首位博士生赵冰教授等,会议由建筑与艺术史学者王明贤主持。

冯纪忠的学生赵冰教授在冯叶女士及各位先生同仁的支持下,主持编辑了《冯纪忠研究系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今年先推出三本:《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与古为新之路——冯纪忠作品研究》,随后会陆续推出相关的系列研究成果。

其中《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汇集了冯先生的各类作品,包括建筑、规划、园林以及诗论等各个领域,同时还有对冯先生进行的访谈及其作品研究;《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是对冯先生人生经历的回望,包括冯先生至亲、好友、学生的记忆缅怀以及媒体的专题报道;《与古为新之路——冯纪忠作品研究》则是一部有关冯先生作品的谈话录,邀请冯先生女儿冯叶女士及赵冰等共聚在先生作品之所前进行的回忆和赏析。

总 序(赵冰) 

冯纪忠先生是中国老一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自1947年执教同济大学任教授六十余年,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规划设计师,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的一代宗师。

冯纪忠先生1915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冯汝骙是清代翰林,历任浙江、江西两地巡抚,父亲有着深厚的中文根底。冯先生从小就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34年冯纪忠先生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这是他建筑生涯的起点。

1936年冯纪忠先生赴奥地利维也纳工科大学学习建筑专业,1941年毕业,1939年至194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1946年历经艰辛返回祖国。

回国后冯纪忠先生先后参加了当时首都南京的都市计划及解放后的上海都市计划工作,设计了武汉“东湖客舍”、“武汉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楼等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建筑,并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方向。

1960年代初冯纪忠先生提出“建筑空间组合原理 (空间原理)”,并在教学上加以实施。 

1970年代末期冯纪忠先生规划设计了上海松江方塔园。1986年何陋轩落成,标志着冯先生完成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超越,在建筑及园林领域开创了崭新的时代。同时他也通过上海旧区改建探索了旧城改造的新方法,继续着他在规划领域的拓展。直到2009年去世前他一直在进行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设计的探索。

冯纪忠先生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现代建筑师。这种超越是和他早年的维也纳建筑教育及实践背景以及自身深厚的东方根基相关,更和他所处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时代背景及作为知识分子其所投身建筑实践的中国现代的苦难的历史息息相关,所有这些锻造了他不断超越的意志,也正是这种意志使他完成了现代建筑的自我超越。

当人们回顾现代主义变迁的时候,另一条现代之路变得越来越清晰了,这条路就是克尼西在维也纳工科大学开创的如今已被广泛认同的现代之路,这也是冯纪忠先生所承传的现代精神的源头,这种现代精神强调空间形态的生成,它顺应现代的发展,同时又不否定历史,这为冯纪忠先生的现代超越提供了可能。从历史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冯纪忠先生在具有深厚历史的中国所开创的表达生命境界的现代空间规划和设计之路。这条路对冯先生而言更多反映的是对生命、对苦难的体悟和超越,以及如何用空间及意涵去表达和超越这些苦难,追求自由的意志,表达自在的意动。

今年是冯纪忠先生百年冥诞,作为他的首位博士生(1988年初毕业并获博士学位,是恢复高考后从本科培养起的中国大陆第一位建筑及城市规划领域博士),虽然自己的研究、创作、教学和管理工作十分繁忙,但我始终坚持推动冯纪忠先生学术研究的工作。在冯叶女士、王明贤先生及各位先生同仁的支持下,主持编辑了《冯纪忠研究系列》,今年先推出三本:《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与古为新之路——冯纪忠作品研究》,随后会陆续推出相关的系列研究成果。

随着中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我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推动的包括空间规划与设计等领域的中华全球化的事业中来。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