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徐维平:厚积薄发、顺势而为

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徐维平

位于北京核心位置的华能大厦由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成为该院首个完工的LEED金质认证建筑。华能大厦充分体现了设计团队成员共同的设计价值观——绿色建筑并不意味着简单意义上的投资增大,而应该理解为:在合理的经济条件下,通过系统优化和设计整合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仅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环境,而且对环境产生最小的负面影响。项目主设计师、华东院总建筑师徐维平在采访中透露了创作体会。

问:作为华能大厦的设总,您对华能大厦参加LEED金奖评选的体会是怎样的?您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又是如何理解的?

徐维平:华能大厦项目本身存在着特殊性。华能集团作为一个能源企业,若能在其总部大楼的设计中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无疑体现了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我们根据我院对项目、技术的经验积累,向华能集团推荐参加LEED金奖评选。

在设计师原有的观念中,绿色节能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学技术,复杂又费钱。通过对LEED认证体系的了解,本项目的实践过程,我们发现绿色设计并不是高科技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主动有意识地采用节能的设计手法将不利化为有利,这也才是“绿色”和“节能”的初衷。而LEED标准恰恰推崇的就是这种在原本的设计概念上,追求舒适性、人性化、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华东院有着多年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的积累,我们将该项目定位为LEED金奖可以说是厚积薄发、顺势而为。很多技术在其他项目中也都有所应用,并不是为了LEED而LEED,只是在这个项目中,针对项目的特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协同各专业采取了恰当的技术手段。

问:作为第一个LEED金奖评选项目,那时绿色评估体系在中国方兴未艾,LEED标准还未在国内全面推广,建筑师还没有对LEED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你们是凭借敏感的嗅觉和钻研精神自学成才的是吗?

徐维平:的确如此,我们只是知道有这么样的一个绿色评奖体系,但实际上建筑师和工程师都没见过LEED评估体系的具体操作细则。于是设计团队成员就自己在网上下载LEED评价标准,自己翻译好并发给团队其它同志参考,目的就是为甲方提供最可靠的绿色节能设计。与此同时,当时我们的绿色中心还未成立,我们就引入了ALT幕墙团队、奥雅纳公司作为绿色建筑技术顾问公司配合设计团队。总体上,建筑方案由KPF和ECADI设计团队合作,顾问公司辅助设计并提出建议。

当时我们提出LEED目标是争金保银,而到项目最终评估完成之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的得分与LEED铂金奖分数线仅两分之差。虽然有点小遗憾,但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对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尝试的首战告捷。

问:能给我们谈谈这个项目设计得分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徐维平:首先要谈的是这个项目中有3000多平方米的中庭,这是这个项目的亮点,而且这个中庭在LEED评分过程对得分大有帮助。LEED 标准比较注重室内环境品质,在承认空间品质的情况下判断节能标准。根据以往项目的设计经验,多数人肯定认为这么大的空间必将是一个高能耗空间,然而我院设计的这个生态中庭恰恰是一个“储能器”。它也有效的提高了空间品质,这与LEED的初衷不谋而合,故针对中庭的各专业技术设计方法为LEED认证贡献了不少分数。

在空间上,华能大厦的体型系数较大,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庭,这样可以减少表面积,同时我们引入了一个“双层皮”的概念,让中庭成为一个室内外可切换的过渡空间。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对办公空间的采光、隔音降噪非常有利,另一个好处是利用中庭的冬季蓄热和夏季的自然通风过渡来达到使用空间的节能。中庭顶部设置了轻巧透亮的壳体式玻璃屋顶,屋顶以下的空间由南北向的连接体分成大小两个部分,两部分在四层贯通。我们采用两边可开启的电动通风窗,它在起到消防排烟作用的同时也能在过渡季节和下班后作为大厦的呼吸器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我们还采用了分层空调,在夏季从底层局部送风,在冬季则采用局部地板采暖。通过这些设计手段有效达到节能效果。我们还以绿植、水景来配合中庭的环境,在保证舒适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空间品质。

问: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徐维平:其实,我们的困难可能并不是技术的运用,而是对LEED的评价体系和游戏规则不熟悉。LEED 标准中有很多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得分条件,我们在深入设计的时候,逐一针对,分别落实,并以图表化的形式予以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了我们对LEED标准的理解,也让认证之路清晰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奥雅纳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并把游戏规则介绍给我们,但具体采用什么技术手段及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工作都是我们各专业人员自己完成的。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