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文名称:登封“天地中心”历史建筑群

英文名称: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入选时间:2010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 (iii)(vi)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观星台等8处11项,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

中岳庙: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总面积11万平方米,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河南省规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阙是一种古代建筑物,常置于帝王所居的宫门前面。它常是两个一组,分立于行道两旁。现存的中岳汉三阙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石雕极品。太室阙在中岳庙门前约500米处,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正阙高3.92米,副阙高2.16米,两阙间相距6.75米。阙由长方形大石块垒砌而成,上面用巨石雕成“四阿顶”。正阙四面雕刻着人物、动物、车马、剑舞等图像,形态生动,线条流畅。副阙刻有题额和铭文,篆隶参半的书法反映了由篆到隶的字型过渡。少室阙在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面,为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正阙高3.96米,副阙高2.65米,两者相距6.75米,阙壁遍布雕刻图像,是汉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启母阙在万岁峰下,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阙高约4米,两阙间距离7米。铭文为小篆体,是汉代书法难得的精品,文中记述了夏禹父子治水的事迹。阙身刻有图像60余幅。

会善寺:位于嵩山积翠峰下,山清水秀,林深谷幽,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会善寺大殿为元代少有的现存实物建筑,结构严谨,保存完整,其斗拱、角梁等典型做法,反映了元代建筑技术的重要特征,其建筑形制、技术对我国建筑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善寺的文物还包括山门、砖塔、经幢、佛座和大量碑碣、造像、塔铭。现存的主要碑刻有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记》等,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