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石上纯也-KAIT工房

KAIT工房建筑总面积约为1990平方米,四面以10mm厚的玻璃包覆,结构由三百零五根细长的五米钢柱支撑,这些钢柱的位置捨弃传统使用的矩阵排列方式,而是採取不规则分佈。

对于一般人而言,KAIT工房可能只是个大大的玻璃盒加上散乱的柱位,然后塞了不同的空间配置罢了,但其实石上纯也(Junya Ishigami)花了三年的时间在研究前述每个空间的用途、大小,仔细地排列每个柱子的位置,以手画、CAD方式探讨各种可能性,製作了超过一千个模型,所以在不知情的人眼中那些看似随机放置的柱子,其实它们围塑出来的两百九十个四边形都是建筑师经过审慎思考探究的结果。

曾经在结构大师 SASAKI 门下为 SANAA事务所做结构设计的结构工程师小西康隆(Yasutaka Konishi)解释“由于柱子的复杂度极高,所以简化结构系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KAIT工房屋顶仅是常见的框架结构,但三百零五根柱子当中有四十二根作为压力构件承受垂直载重,而其他两百六十三根则作为拉力构件。

每根柱子都是细扁的长方体,最薄的拉力构件剖面尺寸是16x145mm,最厚的压力构件则是63x90mm,由于每根柱子的朝向都不一样,依照人们所站立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粗细的柱宽。

施工时,必须先将压力构件就定位去承接屋顶的重量,然后将屋顶加压去模拟下雪可能承受的重量,等到屋顶降到某个高度时,才将拉力构件从梁架往下与地面连结,最后让整栋建筑的每个结构顺应著结构工程师的设计,微量变形达到其所预定的尺寸,甚至屋顶的洩水坡度都已经考量在内。

为了模糊室内与户外的空间界线,石上纯也尽可能地移除了在玻璃牆面上的开口,仅保留了大门以及一些小小的通风口,虽然想毫无保留地将室外的风光“借入”室内,但因为结构的考量,四周的玻璃牆还是加装了肋板帮助其稳定性,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视觉上的纯粹性。

石上纯也所设计的KAIT工房可说是一座建筑,但也可以将其视为景观的延伸,结构的美在此转化成为宛如树林般的景致,我们可说,这是一件将“结构”最大化、“建筑”最小化的优秀作品!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