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重力感使建筑变轻盈
来源:网友十年投稿 2016-01-13
建筑到底是如何轻盈起来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让建筑物从视觉呈现上异于人们寻常的重力感知和常识。这种重力感知,体现在结构上——每种结构体系都有不同的重力感知;体现在材料上 ——材料本身所传达的重量感;也体现在节点/细部上——节点体现了建筑元素之间力的传递(如梁、柱)。
若要打破这种重力感知,必须从结构、材料、节点三方面入手。在结构上,故意违反或模糊建筑的结构体系,使尺寸不合常识,例如石上纯也的桌子;使结构阅读不清晰,例如伊东丰雄的Serpentine Gallery;又或者干脆彻底隐藏结构。在材料上,不用木、石、砖、混凝土等自然材料,因为自然材料天生就传递出属于自然的重力感,而多用玻璃、铝板、镜面、亚克力等无机材料,并尽可能陌生化以抹去重量感知的可能(SANAA的拿手好戏)。节点/细部处理上,一如结构,如密斯的farnsworth House、或模糊、或消隐(Zaha的拿手好戏)。
Vitra工厂
Vitra工厂
实践中,这些手法往往是结合使用。举个例子:SANAA的Vitra工厂。结构上,只见表皮不见结构;材料上,白色波浪半透明亚克力玻璃,不近看根本辨识不出材质;节点上,注重建筑触地的细部处理。
又如石上纯也的KAIT工房,结构工程师小西泰孝化整为零,承受屋顶荷载的受压结构件和承受侧向刚度受拉的结构件都以纤细柱子的形式呈现出来,整个结构系统和室内空间一样模糊暧昧。
西方也有佳例:祖师爷密斯·凡·德罗的Farnsworth住宅。柱子和楼板的交接反其道而行,建筑就像悬浮着贴在柱子上,轻盈立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