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一位建筑师的建筑阅读与非建筑阅读

回顾过去读过的书,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小时候,我在母亲的影响和指导之下,读了不少古典的、外国的文艺书籍。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上学后,偶尔也看一些小说,但较多时间是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历史文化书籍。大二时胡元傲先生给我们讲西方建筑史,提到了《建筑十书》。我课余到系图书馆,请教一位誉称“活字典”的管理员毕树章先生。他精通多国外语,对图书了如指掌。我一提《建筑十书》,他就知道是维特鲁威的名著。他说系里没有正式出版的译本,只有一本油印的手抄译本。我借来连夜看了一遍,深感自己对建筑师的理解太窄了。《建筑十书》说得很透彻:“建筑师的知识要具备许多学科和种种技艺”。“因此建筑师应当擅长文笔,熟悉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多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并非茫然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建筑学的启蒙读本。l 959年我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在清华土建设计院搞工程。我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主持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制造系的恒温大楼建设工程。因为是1 9 5 9年清华的第三个工程,所以取名为“9003”。其中有温度为20℃±0.1℃的精密刻线机房,涉及恒温、防尘、防震等要求,还有精密机床的全加工、电镀等工业用房,又有机械实验室与普通办公室,实际是一幢工业民用的综合楼。完成这个任务,仅靠我已有的一点建筑知识,显然是不够用的。于是我找了许多关于光学仪器加工工艺、恒温、防尘、防微震的非建筑学书籍来看。这些书籍对我来说,是及时雨,让我这位初出茅庐的工程主持人有了头绪,壮了胆。

 “文革”期问,我很迷茫。我们这些成分不太好的人,要夹着尾巴做人,少说多做。读书,是这段时期最好的逃避现实的办法。在文革初期,我从岳父家借到了《孙中山选集》,我知道孙中山不会被批判,每年国庆时在天安门广场上还要立他的像。《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是孙中山的核心文章。他在政治上提出了“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提出全民政治,主张五权宪法。在建设上,提出了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和铁路、粮食、衣服、居室、印刷以及矿业冶金等工业建设的系统设想,而且是图文并茂。我真佩服孙中山的品格,又为他那深思熟虑的战略气魄和科学务实的精神所感动。到文革中期,清华两派武斗升级,真刀真枪干起“革命”了,师生们纷纷逃离清华园。我带了一个女儿去上海,住在大伯母家。大伯父费穆好藏书,有一套线装《二十四史》和《中外文库》,可惜都被红卫兵“抄家”除四旧了。幸好有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的带有附注的《鲁迅全集》还在。我如获至宝,从《呐喊》开始到《书信集》,通读了前十卷。鲁迅的笔锋犀利,切中时弊,让我爱不释手。到文革后期,“评水浒”、“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很热闹,倒给我提供了名正言顺的机会,重读《水浒传》,浏览古文。

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来,我才有机会出国考察学习,打开了封闭已久的视野;才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工程设计项目,通过中外合作设计,学到现代建筑师应掌握的业务知识和观念。由于接触到不同的工程类型,我面对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功能。除了通过实践学习之外,必须临时抱佛脚看一些非建筑的书刊。进入建筑市场,首先要和开发商打交道,要懂房地产的开发程序和投资估算。《房地产投资与交易》一书成为我的扫盲读物。面对节能、环保、智能、洁净等技术,我必须给自己充电。关于住宅建筑,涉及到国家政策、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社会服务以及“公平与效率”等众多社会问题。就事论事研究住宅设计问题,有点隔靴搔痒。我重读了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和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论居室工业部分,细读了吕俊华教授编著的《1840—2000中国现代城市住宅》。我深感要解决中国13亿人口的住房问题,决不能急功近利,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住宅小区”不能成为惟一的形态,要多元化、地域化、因地制宜。这又涉及到居住形态和城市形态的问题。我不是学城市规划的,但我必须关心和了解城市规划。加拿大简雅各布斯不是建筑师,但她于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部名著。时隔半个世纪,今天再看这书,很有借鉴意义。她非常反对城市摊大饼式的郊区化,反对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反对城市郊区别墅化为少数人挥霍资源。她主张关怀城市中生活的小人物,主张街区要短小便于步行,城市需要不同年代的旧建筑共存,让人们留下历史记忆。这些话不都是针对中国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说的吗?我惊讶她的远见,我也为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在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而遗憾。建筑师要看非建筑师的书,也要听听非建筑师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评论。旁观者清嘛!刘心武的《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王军的《城记》,易中天的《读城记》,海默的《中国城市批判》以及陈丹青在《退步集》中对城市建设的批评,这些“业外人士”的文章,就像一帖清凉剂,让当今热衷于“经营城市”、“改造城市”的城市建设大跃进降降温。

多年来,我觉得我读的书比较杂。现在不少人在谈论“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这个概念,其实,看非建筑的书籍,对建筑师来说,都是建筑阅读。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艺术和技术等都是建筑师必须关心的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建筑师的成长。这些非建筑的书籍就像种植土一样,给花草树木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对建筑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今我已进入古稀之年,很想补补课,读一些曾经想读而未读的书。建筑书要读,非建筑书也要读,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醒悟。福楼拜说得好,“读书是为了活着”。是的,要珍惜当今,好好地活着,好好地读书。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建筑师建筑阅读非建筑阅读国际工程咨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