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珠海大剧院

在当今中国设计界,绝大多数大型公共建筑由外国建筑师设计,导致有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业主方指明“一定要外国建筑师设计”。这是一种文化的不自信和制度的悲哀。迄今为止,陈可石是第一个在国际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中,力挫群雄中标的中国建筑师,其艰难可想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崛起,珠海大剧院或将成为中国当代少有的原创性经典建筑。

2009年9月,珠海市政府发出中标通知书后,马上邀请陈可石到珠海演讲,向市民讲述大剧院方案构思全过程。“我在看完珠海大剧院选址之后,一直在想,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海上的大剧院。”陈可石介绍,大剧院的用地是珠海香洲湾野狸岛的北面填海填出的一块土地。“当时,我站在西边情侣路上看这块升起于海面的土地,我就在想,只有什么样的形象升出海面最能够吸引人呢?我首先想到了‘日出东海'。”

陈可石说,他的第一张构思草图就是“日出东海”。但是后来发现不行,因为大剧院还有一个音乐厅,所以是两个建筑单体,不可能有两个太阳同时从东海升起,然后又想到了“海上生明月”。他的第二张构思草图就是“日出东海”加上“海上生明月”。但是,太阳和月亮不会在同一个时间从海面上升起。当时,陈可石在学校的“美学和艺术史高级讲座”刚好开课,他讲到了艺术大师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美神维纳斯站在贝壳上,在海面上升起,于是就联想到了产于珠江口的“日月贝”。

陈可石说,也可能是天意,日月贝完美地诠释了设计构思的全过程。经过多轮专家评审和公示,“日月贝”最后脱颖而出,赢得一等奖并成为中标方案。中标通知书上形容这个方案表现了“地域性、原创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评委会认为,方案“以超出想象的设计,完美表达出这座滨海城市的文化格调和浪漫情怀”。唯有原创的设计,才能成就最有恒久价值的建筑。 珠海人赋予了它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珠生于贝,贝生于海,与珠海城市品味一脉相承。

陈可石表示,设计伊始,很难让人相信“日月贝”与大剧院功能、空间和形态的高度吻合,在经历了无数个模型的推衍之后,“贝”的空间与大剧院和音乐厅的空间才创造出来,这可能是最艰难的一步,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日月贝”这个“形象”。因为黑格尔在《美学》中的观点——“形象的才是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深深打动并激励着他。

珠海大剧院的设计也考虑到本地台风、大雨等常见天气影响,大、小贝壳按照100年的使用年限设计施工,每平方米可承受90千克的风压,相当于可以抵抗12级的台风。在抗地震方面,抗震烈度为8度,比珠海城市建筑的设防烈度还高出1度。

“日月贝”外型薄壁大曲面施工,全部采用最先进的三维建模BIM技术。但弧形的外墙只能通过分段浇筑来实现,而且要通过一次次的精确定位来确保弧度的精确性,这是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难点,不能疏忽大意。由于“日月贝”选址的特殊性,特意选用钢化材料构建的外墙面通过定期清洁,可使其克服潮湿侵蚀,保持历久弥新。

珠海大剧院的大剧场可容纳1600人,由前厅、观众厅和舞台三部分组成,能充分满足大型歌舞剧、音乐剧、芭蕾舞剧、话剧、交响乐、大型综合演出等的需要。小剧场可容纳550人,能满足地方原创表演艺术作品演出,先锋剧、小剧场话剧、地方剧种、现代舞、小型综合文艺演出,新闻发布、艺术普及、签售活动、时装秀台、企业年会等的需要。同时,大剧院还设计了旅游观光和娱乐消费功能区域,兼具休闲旅游功能。

为给观众提供超一流的视听享受,大剧院采用世界先进声、光学设计和舞台工艺设计。舞台机械设计选择与德国昆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曾参与著名的柏林大剧院、莫斯科大剧院、哥本哈根大剧院等文化设施的专项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方面,选择的是马歇尔?戴声学公司,严格按照建筑声学原理来设计施工,“在1600座的大剧院内,可以不使用扩音设备,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听得清楚。”陈可石强调,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完美的外观与完美的视听效果相结合的设计目标。

珠海大剧院的设计在技术上有很多亮点,结合现代声光电等新技术让建筑美轮美奂。“在一望无际的蓝色海面上,‘日月贝’与郁郁葱葱的野狸岛交相辉映,可以创造出大剧院建筑无比的艺术魅力。”陈可石说。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日月贝珠海大剧院大剧院设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