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没有真正的民宿,现有民宿都是农家乐
来源:网友so投稿 2015-07-21
民宿?还是客栈、青年旅舍、驿站、家庭旅馆、单体酒店、乡村酒店?
多元化时代,新生业态都想诠释主流、演绎概念、引导时尚,而每个人都在试图抵触、争辩、怀疑、不屑、尝试、接受、标榜、炫耀......
这个时代的确有点闹,这个时代的确很美好!民宿,加油!
老房子的门板当餐桌,老物件成了房间装饰品,砖头砌砌、搁张门板放上席梦思床垫就成了床……每到周末,上海郊区的一家"民宿"总是客满。不过,该项目也遇到发展尴尬,因为民宿在上海尚无定义、经营服务标准或者规范。实际操作中,只能按照传统农家乐项目来办理各种手续。也就是说,上海目前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民宿。
郊区"民宿"只是农家乐
上海社科院旅游规划政策等方面的专家郑琦表示,民宿在上海还算新生事物,其特点就是个性化、有创意,这也是一部分人愿意去住宿体验的最大吸引力,政府应该鼓励民宿先自由生长。
上海星级酒店评定委员会秘书长裘永强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标准,所以本市真正意义上的民宿还没有。很多郊区所谓的民宿,归根到底还是原来的农家乐模式。
据了解,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而农家乐是农牧民在自有宅基地或农村集体土地上利用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乡村人文资源,吸引旅游者,提供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尽管看上去两者很像,但并不等同。
"农家乐经营粗放,而民宿更加精细和严格。"裘永强表示,民宿更多参照的是酒店管理标准,需要通过公安、消防、卫生等审批,才能经营,而农家乐主要参照旅游部门制定的相关服务标准。目前,本市对于民宿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和审批手续,但对于农家乐,国家旅游局早有了明确的标准。
石库门改作民宿有难度
那么,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需要这些特色民宿吗?
在2015年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钱振峰就提出,上海的石库门民居建筑样式包括客堂间、厢房间、亭子间等都是外国绝无、中国仅有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居建筑。但随着城市改造的提速,大量石库门建筑被拆除,非常可惜。如何保护石库门建筑,应在"住"字上做文章,他建议选择石库门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按现代宾馆的要求进行装修,添加卫浴设备,开发成"石库门体验式客栈",即特色民宿。
不过,开发石库门等老房子作为民宿,面临着公安、消防、卫生等诸多难关。裘永强说:"石库门发展成民宿,公安要求对每一位住客登记,消防要求达到消防标准,但是石库门老房子大多是砖木结构,改造起来工程巨大,另外老房子里管线老化,煤卫设施也无法达到住宿要求,整改需要花费大力气。"
裘永强还表示,发展民宿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不少民宿发达的地方,实际上是因为接待游客能力不足,而需要借助民宿这种补充。但目前上海酒店接待量是供大于求,"即使世博会7000万游客时,本市酒店接待能力也经受了考验,所以目前民宿的市场需求并不强烈。"
专家观点
社科院郑琦:先鼓励自由生长
在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研究室旅游发展规划、政策方面的专家郑琦看来,民宿在上海是个新生儿,新生儿阶段就是要让它自由生长。"民宿的特点就是个性化,有创意,有创新,不能被条条框框,各种标准束缚,不然就不叫民宿了。"
郑琦刚刚考察过台湾的民宿,她告诉记者,在台湾,民宿被称为"返乡运动",是由大学教授等知识阶层发起的。这批人先在乡间做示范、样板,带动当地农民跟上,以此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民宿的最大特点就是独创性,每一处民宿都是不同的,同一处民宿的不同房间也是不同的风格,个性化非常强。此外,民宿还要有当地文化特色。
郑琦认为,内地的民宿还谈不上真正起步,只是零星实验。在上海,如果实在要说民宿,要数约10年前,锦江集团在金山廊下租农民房做的项目,这可以算初级阶段的民宿。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世博人家"、"世博农家"有一定的标准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宿。
至于民宿的价格,郑琦认为,这完全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